简介
以小学历史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小学实施教育目的的分科教学之一。世界和我国小学历史教学起源较早。摩尔根在《古代社会》里,记述了美洲易洛魁每遇新部落首长就职等典礼时,由专人向青少年讲述本部落历史的情景。我国对青少年、儿童从来重视历史教育或教学,孔子教授弟子内容里的《尚书》、《春秋》都是史书。后来的蒙学课本里包含不少历史的内容。清末吴乘权编著的《纲鉴易知录》,即是专一为了教授少年,以科童子的。正规意义的小学历史教学产生于近代。西方从捷克教育学夸美纽斯倡论班线授课制开始。我国则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简称“癸卯学制”)。现在,小学校普遍开设历史课,一般在5年级或6年级,周课时2—3。
小学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传授基础知识主要是历史常识。向小学进行爱国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国情、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其重点。小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以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的“点”为主,同时兼顾中外历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时期,亦能串成粗略线索。小学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应该包括:教学目的、任务确定、课程设置,大纲、教科书编写,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复习与考试,教学评估,等等。小学历史教学应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德育功能,是小学历史教学当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