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道教经戒名。一名“元始天尊二十七戒”。为之“太上经戒”。据《云笈七签》卷三十八载,言此戒为元始天尊教化四众(出家与在家男女)及一切众生而传,认为:人既求生,必须持戒,“不持戒行,假使长寿,犹如老树有何殊别?若持戒行,死补天宫,升升自在”。但“王公”、“帝皇”下至常人是不能违反自然和生死规律的。“若有道德”者则“不生不灭”,只有时时修善不减,“善善积德,诸行修足,善念护持”,则可受“妙林二十七戒”。其戒为:不得盗窃人物;不得妄取人财;不得妄言绮语;不得因恨杀人;不得贪嗔凝狠;不得慢老欺人;不得呪诅毒心;不得骂詈高声;不得訾毁谤人;不得两舌邪佞;不得评人长短;不得好言人恶;不得毁善自誉;不得自骄我慢;不得畜毒药人;不得投书潜善;不得轻慢经教;不得毁谤圣文;不得恃威凌物;不得贪淫好色;不得好杀物命;不得躭酒迷狂;不得杀生淫祀;不得烧野山林;不得评论师长、不得贪惜财贿;不得言人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