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太平洋

2022-10-19

简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地球上面积最广、水量最大和最深的大洋。地跨东、西、南、北半球。北部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为界;东南沿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所在经线(西经67°)与大西洋为界;西南与印度洋的界线为:自马六甲海峡北端,经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帝汶岛,再沿澳大利亚北岸、东岸,到塔斯马尼亚岛,继而沿塔斯马尼亚东南角所在的经线(东经146°51′)向南,直抵南极洲。南北跨纬度143°,距离达15 900公里;东西最宽达19 900公里,总面积为17 968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35.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平均深度为4 028米,超过1万米的深海沟有6条,其中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米,是地球表面最低洼的地区。总计容纳7亿立方公里的海水,约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1/2。岛屿最多的大洋,有大小岛屿1万多个,面积约44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上岛屿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在大洋的西侧。大陆架面积为938万平方公里,西侧较宽,东侧较窄。环太平洋为世界火山活动和地震最频繁的地区,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80%的地震集中在这里。表面年平均水温为19.1℃,居四大洋之首。赤道附近的水面平均温度可达29—31℃。是热带气旋(台风)的源地,南北纬5—10°间洋面常有台风生成。含盐度为34.58‰,以北纬5—10°为界形成了南、北半球完整的洋流体系。北半球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日本暖流深约400米,宽约100—200公里,主流的日流速为60—90公里;水温平均可达20℃,盐度较高,水体呈蓝黑色,故亦称黑潮,是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暖流。南半球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由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构成。西风漂流是世界最大的洋流,大约位于南纬42—48°之间。由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这里连成一片,形成了一股环绕南极洲作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洋流,因此亦称南极环流。西风漂流宽约300—2 000公里,水温低,属寒流性质。因常年盛行较强劲的偏西风,所以洋流所到之处有“咆哮的四十度带”之称。海底矿产资源丰富。沿海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已开采的有我国的渤海、南海,泰国南部的泰国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沿海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外海等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沿海盛产锡矿,北美洲西海岸产砂金矿,澳大利亚东海岸有较丰富的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大洋洋盆深海底还有丰富的锰结核,储量高达1 7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并以每年1 000万吨的速度继续增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太平洋西北渔场鱼类繁多,主要产鲱、鲑、鳟等鱼,是世界渔获量最高的渔场,年捕获量约2 000万吨,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30%,占太平洋渔获量的1/2以上。秘鲁渔场以产沙丁鱼(鳀鱼)为主,1970年秘鲁的渔获量曾达1 200万吨,居世界首位,以后渔获量锐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沿岸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航运业日益重要。

太平洋

拓展资料

太平洋鲑  太平洋鲱  太平洋鳕  滨太平洋  太平洋地区  中太平洋  太平洋时  原太平洋  太平洋水  东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