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原始社会

2022-10-22

简介

又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始于人类的产生,终于奴隶制的形成,延续三百余万年之久。原始社会生产水平极为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依靠集体劳动以采集天然食物和捕猎动物维持生存。劳动的结合方式一般是简单协作,分工主要是按性别、年龄实行的自然分工。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简单的劳动方式,决定了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和平等互助、平均分配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国家,社会组织最初是借以从事生产和维系生存的群体即原始群。原始群一般为数十人,群之间没有联系,群内过着杂交、群婚生活。后随着对偶婚、族外婚的出现,产生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氏族公社之上还有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原始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历经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应用,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剩余产品逐渐增多,交换日益发展,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劳动逐渐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原来属于氏族所有的财产逐渐变为个人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氏族成员贫富差别的扩大,使社会逐渐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逐步瓦解,最终为奴隶社会所取代。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原始社会解体的时间各地不一,而其残余形式仍存在于以后的一些社会形态中。

拓展资料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社会考古  中国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文化  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