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百科

十二把椅子

2022-10-09

ДВЕНАДЦАТЬ СТУЛЬЕВ

简介

苏联长篇讽刺小说。伊·伊利夫和叶·彼得罗夫著。1928年先在文学杂志《三十天》上连载,同年出版了单行本。之后10年内就连续再版10多次,并被译成几十种外国文字。1954年,由费明君最早译成中文,上海泥土社出版。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安郁琛等人的译本。1985年,徐昌翰根据白俄罗斯出版社1981年版加以重译,由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伊·伊利夫(Илья Ильф, 1897—1937)和叶·彼得罗夫(Евгений Петров 1903—1942),是苏联两位俄罗斯讽刺作家。前者的真实姓名为伊利亚·阿尔诺利多维奇·法因季利别尔格(Илья Арнольдовичфайнзильберг),出生于敖德萨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技校毕业以后,曾先后当过工人、制图员、统计员和报刊编辑。1923年定居莫斯科,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后者的真实姓名为叶甫盖尼·彼得罗维奇·卡达耶夫(Евгений Петрович Катаев),出生于敖德萨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当过记者和刑事调查局的监督员。1923年迁居莫斯科,成为职业作家。1925年二人相识,次年即开始合作,一起搞创作。合写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金牛犊》、《一层楼的美国》等书。

《十二把椅子》计28万余字,三部曲。第1部(1—14章)为《老城名流》;第2部(15—30章)为《在莫斯科》;第3部(31—40章)为《佩图霍娃太太的珠宝》。小说主人公伊坡利是个旧贵族,岳母佩图霍娃在临死前告诉他,说她在大革命后仓皇外逃时,把价值约合15万卢布的珠宝藏进了一把椅子的椅垫里。他们家以前共有一套12把同样的椅子,珠宝究竟藏在哪一把里?再说,他们的家具多年以前就被政府没收,早已不知去向了。伊坡利决定无论如何要找到这12把椅子。后来他结识了一个头脑机灵但极端自私的大骗子本杰尔,打算让此人当他寻找珠宝的帮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商定找到后四六分成。佩图霍娃在死前还向费多尔神父忏悔,说出了藏珠宝的秘密。财迷心窍的神父激动不已,乔装改扮后也开始寻找12把椅子。神父扮作收破烂的,首先找到一把椅子,在与伊坡利抢夺时椅子破碎,未发现有珠宝。后来伊坡利和本杰尔先行一步,几经周折后又找到十把,都没有珠宝。终于,最后一把也找到了,他们认为珠宝一定藏在这把椅子里。本杰尔这时已完全控制了伊坡利,答应珠宝到手后只给他应得部分的百分之三,并愿收他做自己的听差。在这种情况下,趁本杰尔熟睡之机,伊坡利一刀杀死了他。费多尔神父为寻珠宝而倾家荡产,落得空梦一场,终于精神失常了。伊坡利在最后一把椅子里也未找到珠宝。一位更夫说这把椅子里藏的珠宝是他偶然间发现的,他全部上交,价值15万卢布的珠宝已用于公共福利事业,盖了一座崭新的俱乐部。这部小说受到马雅可夫斯基的高度赞扬,称之为“了不起的杰作”。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