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ational Grazing
简介
又称分区轮牧,是有计划地利用天然草场和 人工草场的一种放牧方式,即把草场按春、夏、 秋、冬划分成不同季节的放牧场,在每个季节放 牧场内,以畜群为单位,再划成若干个放牧单元, 然后在放牧单元内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在各个小 区内依次轮回放牧,不断循环。划区轮牧,每个 放牧单元和小区,都按计划留出一定的空牧时间, 使牧草有较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机会,以减轻 牲畜对牧场的践踏程度,使牲畜在整个放牧期内 获得品质优良的充足牧草; 并便于对牧场和牲畜 进行管理,减少寄生虫病对牲畜的危害。实行分 区轮牧需根据畜群的数量、牧草生长情况和季节 变化等因素,正确确定各季节放牧时间、轮放周 期、放牧频率及轮牧小区的数目、面积和放牧时 间,做到既有利于牧草生长,提高产量,又要保 证牲畜得到充足的营养,提高畜群的生产能力。 划区轮牧的核心是让草地间隔性休牧,进行再生 恢复,为牲畜采食提供最佳营养状态的饲草。划 区轮牧的优点有: 1.具有更高的饲草生产潜力并 维持稳定的饲草产量。2.连续获得高质量饲草及 牲畜的高生长速率和收益。3.减少牲畜选择性采 食机会,降低不可食饲草比例并维持稳定的种类 组成。4.减少寄生虫侵染概率,保证牲畜更健康, 产品质量更好。5.减少斑块状采食,分散牲畜排泄, 降低土壤侵蚀风险,维持地力。不足之处是需要 花费划分区块所用的围栏及供水系统成本。实践 中可以减少劳力支出及防虫灭鼠等成本。划区轮 牧做法简单,但约束参数要求严格,放牧4个要 素(放牧时间、载畜率、放牧频次及选择性采食) 需要得到充分体现,如春季开始放牧时间需要在 抽穗前期,休牧时间间隔(相关于放牧频次)不 能少于牧草恢复期,这必须依据牧草再生速率确 定,再如所划区块数及面积有基本的理论计算依 据,不应该随意确定,这些在我们的研究和实践 中都需要弥补。另外,饲养效益需以生长羊(羔 羊)或泌乳牛为基准。划区轮牧协调了草地植物 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使草地在利用中得到有效恢 复,不仅能够提高家畜生产,有效防止草地退化, 还能改善草地状况,提高草地质量和生态力; 既 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使草原利用 得到缓解与休整,实现草、土、畜三者健康良性 的生态循环,被认为是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的有 效放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