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科

倒反

2022-10-18

简介

修辞学术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辞格,叫做倒反。倒反可分为倒辞和反语两类。1.倒辞,也叫做愉快反语。因情深难言,或因嫌忌怕说,用相反的词语表现本意,语虽反说,但不含嘲弄讽刺之意。例如,①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带小乌巾。(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全诗用倒辞描写春色,富于情趣,表现出作者喜爱春光的心情。②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骂着自己的狠心贼”是思念之极的倒辞,是真挚情意的流露,将女性纯真细腻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惟妙惟肖。2.反语,也叫做讽刺反语。特意选用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多含有揭露、嘲讽的意义。例如: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例中强调“文明人”,是针对眼前的“野蛮”行为而言。“伟绩”、“武功”实指滥杀无辜的“罪恶”。②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鲁迅《藤野先生》)这一例用反语表现出对民族偏见的嘲讽。倒反具有含蓄曲折的修辞作用, 而反语的运用,往往蕴含着比正面论述更为强烈的嘲讽意味。运用倒反,要注意掌握分寸,并力求语意明确,不致引起误解。

拓展资料

倒反中心  “倒  倒反系数  倒位  “倒李  “倒萨  倒经  倒相  @反佐  《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