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百科

主观能动性

2022-10-16

subjective initi-ative

简介

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大都认识到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但把主观意识看作是客观世界消极的、直观的反映,根本不了解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因而犯了机械论的错误。唯心主义虽承认意识的能动性,但把它的作用加以无限夸大,根本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和制约,认为人们可以脱离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任意发挥主观的作用,这就把主观能动性歪曲成了主观随意性,因而陷入唯意志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意识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认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而既十分重视主观能动性,又强调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毛泽东说:“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的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毛泽东选集》 第1卷第166页)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现实的物质条件出发,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无视主观能动作用的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错误倾向,也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蛮干的唯意志论。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