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下游,向北至马拉维湖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是主谷,由此经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直到红海南端和亚丁湾,并经红海北上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地,所以东非大裂谷并不仅仅限于分布在东非,而是向北一直延伸到西亚;西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蒙博托湖(阿尔伯特湖),直到阿伯特尼罗河谷。裂谷长度总计约7 000公里,其中在非洲大陆上长约4 000公里,宽度一般为50—60公里,最窄处也有30公里左右,最宽处可达70公里。裂谷底部比两侧的高原面一般要低300—500米,有的地段低2 000多米,地势高差十分悬殊。在谷底仰望高原,只见裂谷边缘呈阶梯状节节上升,谷壁陡立,峭壁之上是平地或斜坡,上面分布着农田或牧场。裂谷底部由于宽达数十公里,身处其中没有在谷中或沟底的感觉,见到的多是广阔的平原,分布着草原或丛林,也可见到一些火山,还可见到各种大小不等的湖泊。湖泊一般呈长条形,深度较大,特别是在西支,多大湖和深水湖,其中坦噶尼喀湖平均深700米,最大深度达1 435米,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仅次于贝加尔湖。在裂谷两侧的高原面上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着一系列火山,其中最著名的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梅鲁火山等。乞力马扎罗山高5 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距赤道不远,因此山下山上景色迥然不同,山下蕉林如海,咖啡遍野,完全是一派热带风光,而山顶却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上下辉映,蔚为奇观。
东非大裂谷
1.新生代裂谷凹地2.中生代地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