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一(1897年10月26日)创刊。这是天津第一张由中国人自己办的中文报纸。由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和杭慎修合作创办。日出一大张,另《京报》附页两小张,用四号字排印。社址在天津紫竹林海大道(今大沽路)。《国闻报》办报的目的是:“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此,在国内外各大城市聘请采访人员数十位,又请专人翻译各国出版的报纸百余种。《国闻报》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明显地支持变法运动,它极力“开民智”、“新民德”,把报纸做为政治的工具。因此,《国闻报》便成为维新派在北方的重要报纸,和梁启超在上海主办的《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国闻报》所刊社论大部分出于严复手笔。他曾于1898年6月在《国闻报》上发表《说难》一文,指出报纸文章难做,反对写“滑头”文章。他主张办报纸“一举足则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为报纸写文章,必须“就吾所闻,敬告天下。”否则“何如无此报馆之为愈乎!”《国闻报》还附出旬刊《国闻汇编》。两种报刊有分工,日报侧重于国内新闻,旬刊则侧重国外材料,另外把一些重要之新闻,且有保存参考价值的,亦登《国闻汇编》。第一期1897年12月8日发行。由严复、夏曾佑主编。每期3万余字,用三号字排印。出版6期即停。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即在《国闻汇编》上发表。1898年3月26日《国闻报》宣布“自明日起出盘于日本人西村清。”同年5月7日刊登康有为等主持的保国会章程。9月14日刊登光绪皇帝召见严复时的谈话。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维新派报纸纷纷停刊。《国闻报》因出盘于日本人,没有停刊。此后该报继续刊登维新派活动的新闻,清廷乃有查封之命,但实际上该报因在租界内,仍未停刊。1900年5月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天津,因《国闻报》攻击义和团,受到该团所发揭帖警告。《国闻报》具体停刊日期不详,估计在1900年6月15日义和团进攻紫竹林租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