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霍布斯伦理思想

2022-10-24

简介

经验主义伦理思想体系。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es 1588——1679年)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其著作有《自然和政治法大纲》(1640年)、《论物体》(1655年)、《论人》(1658年)、《论自由、必然和偶然问题》(1646年)、《哲学家和英国习惯法研究生的对话》(1654年)、《利维坦》(1651年)等,其中《利维坦》一书比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其政治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思想。其哲学思想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伦理思想则是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可归结为:第一,机械唯物的伦理观。霍布斯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把人看作一架按照力学性质进行活动的机器, 人的心脏是发动机,神经系统是连接带,各个关节是齿轮。不仅人的生理活动遵循机械力学的原理,而且人的思想、感情、欲望都由机械力学原理决定的,它们的发生、变化和消失,始终离不开机械力的作用,因此,道德也可以运用数学力学原理来加以论证和说明。伦理学应当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是研究感情的原因的知识。第二,利益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伦理学研究感情的原因,那么,感情因何而生?生于感觉!感觉缘何而生?生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当具体物离开以后,刺激的影像就是想象。想象被记忆、保留下来就形成经验,运用文学符号标志想象和经验就是观念和思想,即理解。从这种理论出发,霍布斯认为,人与动物相同之处在于都有生理运动,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想象力,并且由这种想象力所引起的自主运动,这种自主运动使人追求或逃避某种事物,这是人的心灵才有的能力,即爱力或情感。外部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欲求或嫌恶的意向。爱引起快乐,故它是愿望或欲求之意向的目标,恨引起痛苦,故它是嫌恶意向之回避的目标。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都是欲望的表现:希望、绝望、恐惧、义愤、慈悲、贪婪、野心、自荣、怜悯、同情等等。凡是能够促进生命运动的就是善,如快乐、希望、同情等;凡是下能促进甚至阻碍生命运动的就是恶,如痛苦、恐惧、绝望等。当然,每个人的欲望对自己来说都是善。事物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只是由于人有了感觉和想象,并产生了欲望所致,对外物的欲求就是幸福所追求的目标。人们对善恶的确定和选择必须经过内心的思虑,思虑以后做出决定就是意志,而意志是受欲求和厌恶支配的,它本身没有自由,只是出于必要。伦理学的直接任务就是研究人性,考察人类欲望和情感的原因,提供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的知识。那么,人类欲望、情感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利益。道德的核心就是利益。第三,人性自私的理论。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必然是追求感官快乐,逃避痛苦,因而,人都是追求对己有利的事物,人生就是一个无限追求个人欲望满足的过程。所谓幸福,就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且不仅是一时一次的满足,而是追求将来永不停顿的满足。总之,人的本性是极端自私自利的。第四,自然状态论。霍布斯接受当时流行的观点,认为在人类进入社会国家之前,曾经有过一个没有任何共同权力约束的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作为自然的创造物,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即自然馈赠给人类大致相同的自然权利(体魄、仪容、能力、出身、口才、思想等),这说明,人们在追求利益上是平等的,即人人对任何对象都有无节制的权利。但由于人的自私的本性,天性中具有好争、猜忌和追求荣誉的品格,使他们之间必然为争夺利益而互相为敌。那时,人生就是一个战场,彼此争斗、厮杀。人对人象狼一样。当然,霍布斯认为,人的利己天性、欲望本身并非罪恶,那时人们也没有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等道德观念,故不能把自然状态下的人斥为不道德的。第五,社会状态的道德论。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由于人人互相为敌、残杀、争斗,实际上使人的私利不能得到保证,故人们并不幸福。人天生具有理性,这是一种自然权利,一方面它能使人们有权依据自己的判断等理性力量追求私利,另一方面,理性又在这种自私自利、追求享乐的推动下,追求一种保持和平的自然法则,这就是:寻求和平、保全自己。自然法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人们就订立契约,全体成员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位君主,君主保证人们共同的安全和利益。从此,人类进入社会状态,建立了国家,产生了法律和道德规范。第六, “利维坦”。 “利维坦”(Leviathan)指一种巨大的海怪,霍布斯在此用它来表示国家,这是人类进入社会状态的产物,它阐述了在“利维坦”的制约之下,人们的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人们要遵守契约、依据契约行使追求私利的权利,这是公道、正义的体现,否则就是不公道、非正义。人们的自由(追求私利)必须以遵纪守法为前提。“利维坦”即国家之所以能保障人们彼此和平,并实现人们追求私利的共同权利,就在于它是集所有转让的权利于一身,形成统一的意志,从而控制无所制约的个人意志。对国家最大的危害就是人们不服从君主,违背契约。

霍布斯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是自成体系的,一方面,它是机械的、片面的、利己主义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唯物的、现实的、明确的。在维护君主权力的招牌下,表达资产阶级政治、法律、哲学和道德思想。

拓展资料

伦理语言  伦理本质  伦理导向  伦理关怀  伦理内涵  伦理评估  伦理特征  伦理效应  伦理自主  伦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