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辽东半岛

2022-10-18

简介

在辽宁省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整个半岛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北部的本溪连山关至南端的老铁山角,长达340公里,宽5—200公里不等。长白山地的千山山脉贯穿半岛,经长期外力侵蚀,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丘陵低山地貌,一般海拔为500—1 000米。主峰步云山,海拔1131米。千山两侧离海岸20—30公里,地势由丘陵降为滨海平原。这种凸状地貌特点表明辽东半岛从全新世以来一直处于不均衡的上升状态。近年来在半岛沿岸新发现的贝壳堤和其他海相沉积层,经C14样品测年分析,证明辽东半岛在距今5 000—6 000年前,海面曾达到最高位。那时海岸线的遗迹,出现于高出现今海面约10米的沿海地带。大约从5 500年前开始,随着半岛抬升,岸线逐渐向海洋方向移动。近5 000年来,持续上升的平均速率为每年1.18毫米。黄海沿岸的上升速率因大于渤海沿岸,所以在区域轮廓上表现为自东向西北方向倾伏的特点。辽东半岛人烟稠密,交通方便,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和大陆岛。半岛西岸有金州湾、复州湾;东岸有大连湾;南部因金县蜂腰的出现,而又形成一个小半岛,即旅大半岛。这里有优良的港湾和锚地,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大连港和旅顺港就位居此处,从而构成了与山东半岛共扼渤海的门户形胜。辽东半岛物产丰富,矿藏种类多,储量大。目前已探明的有铁、煤、锰、铝、镁、金刚石、硼、玉石、滑石等63种,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22%;硼、镁、滑石、玉石、金刚石、溶剂岩的储量都居全国首位。辽东半岛农业、果林业、盐业和其他土特产资源也很丰富。这里盛产大豆、高粱、玉米和水稻,是辽宁省商品粮重要基地;这里山区出产人参、鹿茸、木耳、柞蚕、板栗;沿海出产鱼、虾、贝类、苹果和芦苇,其中柞蚕产量居全国之首;苹果产量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大连四鲜”的海带、贻贝、裙带菜和海胆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或前列。此外,半岛还有辽阔的辽河油田,无际的海盐盐场等。丰富的农业、林业、矿业、水产业资源,为半岛工业提供了雄厚的原料和材料。这里被称为“四大支柱”的冶金、机械、石化、建材工业,已有相当可观的生产能力。其中原油、生铁、钢、水泥年生产能力都达到1 000万吨以上,机床的年生产能力达2万台;大连生产的万吨海轮、内燃机车、纯碱、高速工具钢、桥吊、叉车等都在全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半岛的海运业也很发达,以大连为中心的港口群,目前已拥有150多个泊位(万吨级泊位达28个),年吞吐量仅大连港就占4 000多万吨,居全国第3位。陆空交通,这里不仅有稠密的铁路网、公路网和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空线,而且还落成了大连至沈阳的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现在,辽东半岛已列为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它包括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沈阳、大连、鞍山、辽阳、锦州、丹东、营口、盘锦等8市和17个县、区。开放区的总体格局是:以大连为前沿,营口、丹东为两翼,以沈阳等中部城市为腹地,总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辽东半岛经济开发区必将在全国经济腾飞中发挥其巨大作用。

拓展资料

辽东半岛号  辽东半岛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