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百科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

2022-10-08

transmission line routing

简介

在线路起讫点之间选择一条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的路径,简称选线。为了给线路施工和运行维护创造较好的条件,在线路选线时,要考虑沿线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自然环境以及交通运输、居民点等因素,还要妥善处理线路附近其他设施、城乡建设、文物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国家现行法令、政策,进行综合论证比较,选出最佳的路径方案。路径选择不当, 将导致线路建设发生困难,增加工程投资,不利长期安全运行,甚至对周围其他设施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选线是输电线路建设中涉及技术、经济和社会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1) 路径长度要短, 与起讫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相比,曲折系数愈小愈好。

(2)尽量减少线路转角次数和减小转角的角度,避免出现60°以上的大转角。

(3)转角点的地形要较好,两个转角点间的距离愈远愈好。

(4)线路沿线交通条件较好,距离公路或通航河道较近。

(5)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较好,尽可能避开洪涝区、地质不稳定地带、地震烈度六级以上地区、严重覆冰区、原始森林区、风口及严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等。

(6)少拆房屋,少砍林木,注意保护名胜古迹、绿化地带和大面积果树等经济作物。

(7)对发电厂与变电所的进出线走廊作统一规划。

(8)按照系统规划要求,预留可能出现的其他平行线路路径,以免影响今后线路建设,特别在狭窄通道处这一点更为重要。

(9)处理好输电线路与有关障碍物的关系,与城乡规划、通信、航空、铁道及航运等部门取得协议。

(10)若线路路径中无法避开特大跨越,由于特大跨越的技术复杂,工程量和投资大,一般先选好跨越地点, 然后再定出整条线路的路径。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 输电线路路径通道日趋紧张。尤其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输电线路与各方面的矛盾突出, 选线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 各国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也十分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也已制订了相关的法令、法规和政策。因此在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注意珍惜森林及植被、保护珍贵物种、减少土石方挖掘、防止水土流失、以及合理利用土地和线路走廊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等均作为输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的依据。这也是衡量线路路径合理性的重要内容。

输电线路路径选择通常分室内图上选线和现场实地选线两步进行。

图上选线 首先了解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回路数、可能使用的杆塔型式、两端起讫点与经过的地域以及有关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其次在1 : 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标出大致线路走向,搜集沿线有关的城乡规划、军事设施、工矿与水利建设、地下资源开采范围、林业与经济作物情况、已有电力线、铁路、通信线与重要管线、无线电收发信台位置、飞机场跑道及导航台位置、沿线水文地质情况以及交通与航运条件等资料;然后按经济、合理、安全的原则,在地形图上选定几个路径方案,同时进行沿线大地导电率测量,计算按系统远景规划的短路电流对铁路与通信线的干扰影响;最后做出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初步比较。

若线路路径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比较复杂,线路走廊狭窄,或有特大跨越地段等情况,则在图上选线前后,需进行实地重点踏勘。

国外在长距离输电线路选线工作中,已广泛使用航测照片进行刺点定线,这种方法比用一般地形图更为精确可靠。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220 kV和330kV架空输电线路的选线中,也开始应用航测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近期又开始在一些500 kV线路选线中,应用卫星图像进行路径优化,对进一步提高线路勘测和设计水平进行探索。

现场选线 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在现场确定线路的中心线走向和转角位置。其目的是使图上选线的所选路径在现场得以检验和落实。现场选线的同时,详细调查沿线与线路有影响的障碍物情况,核对图上标示的正确性,按照有关规定,使线路与障碍物保持一定距离。通过现场选线,修正图上路径方案,进行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的路径方案。若使用航测照片选线,也必须到现场调查落实,这项工作可以结合现场定线进行。

(1)现场选线尚应注意对地形地质复杂地区、狭窄走廊地带及重要的交叉跨越地点,进行比较详细的勘测,基本上达到定线的要求。对一般开阔地区,可以较粗略地定出线路走向及转角位置,待定线时再作局部修正。线路转角位置对线路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不宜选在高山顶或深沟、河道、堤坝、悬崖的边缘、坡度较大的山坡或洼地积水处,能将耐张段长度与耐张塔结合考虑更佳。

(2)跨越通航的大江、大河或其他重要设施,应确定跨越杆塔的位置,估算跨越杆塔的高度。对特大跨越地点,尚需在测量、地质、水文等方面作详细勘察工作,然后才能确定跨越杆塔的位置。

(3)调查清楚沿线道路、河流、交通运输、房屋拆迁、林木砍伐、青苗赔偿和砂石供应等情况,以便正确估算线路建设费用,使线路方案的经济比较落实可靠。

(4)对线路有影响的其他公共设施,在现场选线时尽可能与有关单位取得书面协议。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