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and credit
简介
货币信用学是一门研究货币信 用即货币借贷行为及其运动规律的 经济学分支学科。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18世纪 提出过“自然信用”和“信用创造”等 理论。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科学 地阐明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 和货币流通规律,为货币信用学打 下了科学的基础。1935年,美国 的费列普发表著作《银行信用 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银行信用 的理论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1950至1952年期间,苏 联的乌索斯金(усоскцн,м.м.)发 表了 《信贷结算与组织》、《苏联 信贷组织与计划》等著作,论述了 社会主义信贷制度及其作用。 1980年12月,中国编写出版了 《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阐述了 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的理论体系。
货币信用学的内容主要有:
(1) 信用的基础。信用的基 础是商品货币经济。只要存在商品 生产和货币,就必然有信用。因此 货币信用学要研究货币的本质、职 能作用与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是起 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它的这一 本质,是通过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 币五种职能表现的。货币流通规律 的基本要求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 须适应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
(2) 信用的性质与形式。随 着社会经济性质的变化,信用的性 质也发生根本变化。信用在古代表 现为高利贷,它体现高利贷者与奴 隶主封建主共同对小生产者的剥削 的关系。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 为借贷资本,它体现借贷资本家和 职能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关 系。信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中, 则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劳动 者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信用的基 本形式,在现代有商业信用、银行 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四种。 这四种信用形式在整个信用中的地 位和作用,随着社会制度的不同而 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业信 用与银行信用是两种主要形式,商 业信用更是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银行信用是主 要形式。
(3) 信用的作用。信用是促 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信用 的这种作用,是信用具有的聚集闲 散货币资金、分配聚集的资金、分 出利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等职能 实现的必然结果。但在不同社会制 度下,信用职能发挥作用的结果也 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既促 进资本的积聚与集中,促进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又加据资本主义各 种固有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它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 主义经济关系的完善起重要作用, 也有可能避免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的不利作用。
(4) 信用的经济组织。银行 是办理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因 此,货币信用学要研究银行的性质 和作用,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特别 要研究社会主义银行在社会主义经 济发展中的各种作用和发挥作用的 办法。要研究社会主义银行和信用 制度的体制改革等问题。
货币信用学的研究方法,首先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 论和方法,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其 次要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