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Milton
简介
1608—1674
英国伟大的诗人、政治家,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他于1608年12月9日出生在伦敦的一个富裕的公证人家庭。自幼学习文学、音乐,学习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酷爱读书,“自12岁起,每日读书必至深夜方才就寝”。1625年入剑桥大学,1629年、1632年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大学时,他便开始用拉丁文和英文写诗和哲学论文。这些作品充满了对清教徒的道德、对古代文化、对英国文艺复兴和民间创作传统的热爱。1638年到当时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旅行,会见了被新天主教教会囚禁的伽利略。翌年获悉英国即将爆发革命,仓卒返国。自1641年起,他献身于反君主政体和天主教会的斗争,从事写作政论文章、历史著作和宗教著作。1644年,他在《论出版自由》的演说词中,竭力反对书刊检查制度,为出版自由大声疾呼。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后,他发表了《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引用“圣经”以及各时代的政治学说,指出君主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黜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49年2月受聘为共和政府拉丁文秘书。1649、1651年先后用拉丁文撰写了《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的政论,驳斥国内外敌人对英国共和政府的诬蔑和攻击。因劳累过度,1652年双目失明,但他仍继续以口述方法发表文章。1654年口述的《再为英国人民声辩》,赞扬了共和政体的成就,并勇敢地警告克伦威尔不要行使个人独裁。1660年3月,也即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前夕,他最后一篇政论《建立自由共和政体之简易方式》,再次坚决表明自己深切痛恨封建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他作为“弑君者”的辩护人被捕入狱,经友人营救获释,但他并没有向君主政体妥协。晚年穷苦困顿,以失明之身躯,在逆境中完成了《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三部长诗,表现了他对君主政体和各种各样压迫的愤慨心情和最后抗争。1674年11月病逝。其出版自由的学说,从18世纪起日益受重视,并在英、美广泛留传,后被资产阶级新闻学引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