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盗窃犯心理

2022-10-07

简介

由于盗窃犯罪而被判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主要是:①物质欲望强烈。盗窃犯的犯罪行为,大多数是在强烈的物质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的,入监后,这种欲望仍然是他们主要的心理特征之一。②善于文过饰非。许多盗窃犯在监内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行为,普遍采用不承认或者说谎话等手段掩饰错误。③盗窃恶习牢固。有较长犯罪经历的盗窃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牢固的盗窃习惯;入监后,随时都在观察环境,寻找偷窃目标和机会。有些盗窃惯犯不进行偷窃活动就觉得手痒难忍,不断产生难以克制的偷窃冲动和行为。典型的偷窃犯者往往突发性地产生强烈的偷窃冲动,偷窃对自己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物品,偷窃后将偷窃物品弃置不用,或者又把东西偷偷放回原处。这是偷窃犯者与惯盗的重要区别。偷窃犯者在偷窃之后,会产生后悔感,但是下一次产生偷窃冲动时,又情不自禁地进行偷窃行为。偷窃犯者的病态偷窃习惯往往相当顽固,应该进行行为治疗,单纯的说服教育难以收到良好的改造效果。④害怕、厌恶正当的劳动。许多盗窃犯对正当的劳动充满厌恶甚至恐惧心理,在服刑中总是投机取巧,千方百计地逃避劳动。

拓展资料

发展心理  经济心理  企业心理  心理变异  心理不适  心理测评  心理创新教育  心理动因  心理发展功能  心理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