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浙江省

2022-10-17

简介

简称浙。位于太湖以南,东经118°01′至123°08′,北纬27°01′至31°10′。北与上海市、江苏省为邻,西与安徽省、江西省接界,南与福建省毗连,东濒东海。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丘陵、山地均占全省面积70%,平原、盆地约占30%。南部、西部和西北部,山岭连绵丘陵起伏;东北部河湖密布,平原坦荡。沿海港湾众多,岛屿罗列。有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温州湾等主要港湾及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玉环岛等大小岛屿计有2 100多个。河流属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直接入海河流较多。可分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八大水系。浙北平原有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等湖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属楚,秦时分属会稽、鄣、闽中三郡。西汉时划为会稽郡和丹阳郡。三国时属东吴。隋时设余杭、会稽等郡。唐朝初年,属江南道,后改为江南东道,继又分置浙江东、西两道。宋初属两浙路。后分浙东、浙西二路。元初,立两浙都督府,后改置江浙行中书省。明置浙江省。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省名源此。现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9省辖市,台州、丽水2地区及16县级市、50县及1自治县。省会杭州市。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 144万。民族众多,有汉、畲、回、满、苗等民族。农业发展较早,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基础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分布在杭州湾两侧的杭、嘉、湖、宁绍平原是一个以粮食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区域,粮食生产一年可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其次是小麦、玉米和番薯、棉花、黄麻、蚕桑、茶叶是本省四大特产。茶叶以绿茶为多,年产量居全国之首。杭州名茶“西湖龙井”驰誉国内外。黄麻、蚕桑茧产量占全国第一位。山区森林树种繁多,杉、松、毛竹为主要用材林。盛产油菜、甘蔗、柑桔及枇杷、杨梅、梅子、山核桃、香榧、香菇、笋干,并产贝母、白术、于术等著名药材。畜牧业以养猪为大宗,杭嘉湖地区饲养的湖羊,羔皮洁白柔美是我国的特产和出口物资之一。有全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淡水渔业也很普遍。是我国建立近代纺织工业较早的省份之一。轻工业中历史悠久,分布普遍的有丝绸、棉纺、造纸、食品、陶瓷等部门。丝织锦缎可产千余种,产量占全国1/3以上,素有“丝绸之府”之称。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及硅藻土、萤石、明矾石、叶蜡石、沸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交通以铁路为主干,有沪杭、浙赣、萧甬、杭长等铁路干线及金(华)—新(安江)支线。公路通达全部县城和大多数的乡镇。内河航道以平原地区的人工河道为重要,杭甬运河全线通航,天然河道以钱塘江作用较显著。海上运输港口有宁波港、温州港。名胜古迹主要有杭州岳飞墓、六和塔、飞来峰石刻造像、宁波天一阁、杭州西湖、灵隐寺、保国寺、余姚河姆渡遗址等。嘉兴南湖风景秀丽,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之一,建有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拓展资料

浙江省企业  浙江省人口  浙江省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