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伸展,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是由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阶地的级数是由下而上顺序排列,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等。在同一河谷横剖面上,阶地的相对年龄一般是低阶地新,高阶地老,阶地的海拔高度一般是从下游向上游增高。在较宽广的河谷底上,河漫滩占据大部分,河床只占一部分。由于流域内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及河口海平面的变化,引起河流下切侵蚀,使新河床大幅度降低,原谷底河漫滩成为阶地,且超出一般洪水面以上。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态可以划分以下几种类型: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内叠阶地、上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①侵蚀阶地:多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这里坡陡流急,侵蚀作用较强,所以沉积物很薄,甚至在河床中出露基岩。当地壳抬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河流强烈下切,使河谷低部抬升形成阶地,因此在侵蚀阶地上很少找到冲积物,即使原先有很少的冲积物分布,在阶地形成以后的长期剥蚀作用中,也可能被冲刷殆尽。因为这类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的基岩面,故称为侵蚀阶地。②堆积阶地:阶地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一般在河流中下游常见。在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稳定时期,或地壳相对稳定阶段,河流侧向侵蚀、谷底展宽,同时发生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然后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或地壳抬升或河流水量增加等引起河流强烈下切,形成阶地。当下切深度不超过沉积层的厚度时,阶地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叫做堆积阶地。堆积阶地又可分为内叠阶地和上叠阶地。当河流下切到早先堆积物底部的基岩面以后停止下切,新的冲积层直接覆在基岩之上,形成新的一级阶地,而且每次下切都不超过基岩面,就开始新的堆积,形成新阶地,并依次向内叠置,故称内叠阶地。河流下切还没有达到前期谷底的深度,便停止下切,开始堆积,后期堆积物叠置在前期堆积物之上,这样形成的阶地叫上叠阶地,说明后期的下蚀与堆积的规模逐次减少。③基座阶地:地壳强烈抬升,河流下切超过原来冲积层的厚度,并再下切到基岩之内形成的阶地,上部为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底座,故称为基座阶地。④埋藏阶地:阶地形成以后,由于地壳下降或侵蚀基面抬升,引起河流大量堆积,把原来的阶地埋在地下,称为埋藏阶地。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藕池口一带发现有埋藏阶地。河流阶地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类型,对一个地区阶地的第四纪冲积物的研究,对阶地形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了解该地区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迁的历史过程,恢复过去的古地理面貌。
图1 河流阶地形态要素图
R.河床;P.河漫滩;a.阶地前缘;d.阶地后缘;a、b、d.阶地面;af、ed.阶地陡坎;h1.阶地前缘高度;h2.阶地后缘高度;h3.第二级阶地前缘高度
图2 阶地的类型
a.侵蚀阶地;b. 上叠阶地;c. 内叠阶地;d. 基座阶地;e.埋藏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