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河南省

2022-10-17

简介

简称豫。位于黄河中下游,东经110°22′至116°38′,北纬31°23′至36°22′之间,与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省为邻,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为山地环抱,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大平原。山地大体可分三部分。豫西山地为秦岭东延余脉,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等。豫北山地为太行山南段东麓。豫南山地包括桐柏山、大别山。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西部山地,分属黄河、淮河、卫河、汉水四大流域。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明置河南省,因大部位于黄河以南得省名。又因古为豫州而简称豫。豫州居古九州中部,素有“中州”、“中原”之称。今省会郑州市。现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12省辖市,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5地区及14县级市,104县。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8 551万。民族有汉、回、蒙古、满等。为我国开发较早的重要农业区,土地开垦程度很高。经过近四十多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治理,全省实现了粮食自给自余。农产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红薯及棉花、烟叶、芝麻、花生、油菜等。其中小麦、芝麻、烟草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畜牧为农区副业,良种以南阳黄牛、沁阳毛驴、密县寒羊驰名国内。林特产以栓皮栎为重要,多产于伏牛、桐柏山区。是我国四大柞蚕丝产区之一,主产于伏牛山区。著名土特产还有卢氏、栾川木耳、信阳毛尖茶、灵宝大枣、淮阳金针菜、黄河鲤鱼以及豫北的四大怀药(山药、生地、牛膝、菊花)。矿物资源丰富,有煤、铁、铝土、石油、云母、钼、金、银、玉石等。铝土、煤储量居全国各省区前列。已建成包括冶金、电力、煤炭、机械、建材、轻工、电子、化工等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是我国卷烟、棉纺、食品等轻纺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手工艺品历史悠久,丰富多采,以禹州、汝州瓷器、南阳玉雕、洛阳仿唐马、滑县点锡壶为著名传统产品。是我国陆路交通枢纽。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纵横贯穿全省,构成全省交通网的主干,另有焦枝、太焦、新荷等干支线。公路以郑州和各行政公署驻地为中心,形成了干线公路运输网,各县和80%以上的乡镇有客运班车相通。内河航运以卫河、淮河及其支流较重要。航空以郑州为中心,可通北京、武汉、上海、西安及南阳等地。洛阳、开封是著名历史古都,古迹众多,有龙门石窟,白马寺,虢国墓、商城遗址、宋陵、宋代铁塔、龙亭、相国寺等名胜古迹。嵩山挺立于豫西山地东部的丘陵地带,海拔1 440米,山势雄伟,是我国名山“五岳”中的中岳,山麓有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等名胜古迹。

拓展资料

河南省北部  河南省特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