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百科

机械唯物主义

2022-10-16

mechanicalmaterialism

简介

以机械力学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典型形式。其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斯宾诺莎、拉美特利、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机械唯物主义把高级和复杂的运动形式,如生物、化学、物理等运动形式归结为简单的机械运动,甚至把人也看作机器,抹煞各种物质运动形式间质的差别; 否认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部源泉和动力,把事物运动归结为外力作用的结果。在认识论上,它看不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不了解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把认识理解为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事物。机械唯物论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历史动因归结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陷入了唯心史观。

机械唯物主义早在公元前约五世纪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哲学中就已萌芽,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达到极盛时期。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只有机械力学和数学得到发展,化学、生物学等尚处于幼稚状态,哲学家和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家一般都用机械力学原理说明自然界。如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一文中,主张人和动物都是一架机器,人只不过是一架比较完善的动物“再多几个齿轮、再多几条弹簧,脑子和心脏的距离成比例地更接近一些,因此所接受的血液更充足一些”的具有理性的比较复杂的机器。拉普拉斯则认为,如果详尽无遗地了解了宇宙间任一瞬间的物体运动的一切属性和方程,就能绝对准确地计算出过去和未来世界的一切事件,尽管人完成这个任务是力不从心的,因为要考虑到无数的参数。同时,当时自然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阶段,对自然事物分门别类地研究,还无从发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而造成了它在自然观上的形而上学性。随着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进入整理材料阶段,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性质同机械唯物主义愈益不相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但机械唯物论并未销声匿迹,批判并清除机械唯物论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影响,仍是我们经常面临的一项战斗任务。

拓展资料

机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