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儒家对所谓人格完备之人的称谓。成人亦被称为完人、尽善尽美之人。见于《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三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这里论述的成人,是孔子心中最理想的人,这个人不仅具有臧武仲般的智力,象孟公绰样的寡欲不贪还具备卞庄子那样的勇武及冉求那般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成具备成人的条件了。孔子说,做一个这样的人太难了,简直是无人能达到。为此他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成人的标准:“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为成人矣’。”认为只要用义来衡量所见之利当取不当取,在危险时能把性命献出,且能长久不忘和人平时许下的诺言,就可以为成人了,是把义当做了区分成人与否的标准。荀子也曾对“成人”有过论述,说:“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认为既有德操又能很好地应付事务即德才兼备的人,是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