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

南岭

2022-10-18

简介

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等五岭,又称“五岭”。西起广西北部,横贯广西、湖南、广东、江西等四省(区)边境,东西绵长1 000多公里,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最高峰为广西的猫儿山,海拔2 141米。广义的南岭还包括赣粤边境的九连山。它是东南丘陵的主干,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地区是一个东西走向的构造带,曾多次发生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形成一连串的花岗岩体山簇,其间夹着许多红色岩层或石灰岩盆地。山地隆起的同时,加剧了河川的垂直切割和溯源侵蚀,形成各种形态的谷地,并且导致分水岭的位移,使原来的山体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在山簇岭嶂之间,沿着断层、向斜等构造谷地和山岭的鞍部,错落分布着许多隘口和走廊地带,成为南北来往的交通孔道。其中最重要的隘口有三处:一是江西与广东之间的梅关,联结着章水(赣江上源)和浈水(北江上源)的谷地,现有公路从这里通过;二是湖南与广东之间的折岭路,联结着郴水(湘江支流)和北江支流的谷地。京广铁路就沿着这条河谷和隘口进入广东;三是广西东北部的兴安隘,联结了湘江和桂江上游的谷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秦代的劳动人民就利用这里有利的地形,开凿了一条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灵渠,也就是兴安运河。现在的湘桂铁路也是从这里通过的。南岭虽然不很高,而且地形也较为破碎,但仍然不失为我国南方的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拦阻寒流的南下,仍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南岭以南的气候终年温暖,没有严寒的冬天,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田地里终年可以生长庄稼,成为我国发展亚热带、热带作物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岭北却冬季比较寒冷,瑞雪纷飞,遍地皆白已不是罕见的景象。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的说法,生动地描写了南岭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这个地区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的多次侵入和围岩蚀变等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钨、锑、铅、锌、锡等多种矿产,特别是我国钨矿的主要产区。

拓展资料

南岭村  南岭西段  南岭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