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百科

刘徽

2022-10-14

Liu Hui

简介

263年左右

中国数学家,魏晋年间人。籍贯是淄乡(今山东邹平),生卒年不详。据《隋书·律历志》(公元7世纪)记载,他于公元263年注释《九章算术》。刘徽在该书序中自叙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可知他早年就学习过《九章算术》,成年后又继续深入研究。他除了注释《九章算术》外,还撰写了《重差》作为该书第10卷。唐初以后,《重差》以《海岛算经》为名独立成书。《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数学著作,几乎集中了当时的全部数学知识。刘徽全面论述了《九章算术》所载的方法和公式,指出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在数学方法和数学理论上做出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他的主要贡献有:创立割圆术,运用朴素的极限思想证明圆面积公式及计算圆周率,得到π=157/50、3927/1250两个近似值;发展了天文观测中的重差术,提出重表法、连索法、累距法三种基本方法;重视逻辑推理,同时又注意几何直观的作用,采取“析理以辞,解体用图”的注释方法;发展了“率”的理论、齐同原理和出入相补原理;提出刘徽原理,并用极限思想对之作了证明;在求体积问题上指出《九章算术》中球体积公式的错误,设计了牟合方盖(直径相同的两个正交圆柱的公共部分),为日后祖暅原理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刘徽还创造了解线性方程组的互乘相消法;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不定方程问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的公式;改进了许多问题的解法。经过刘徽注释的《九章算术》影响深远,支配中国数学的发展1000多年,成为东方数学的代表作。

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