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

八路军

2022-10-06

简介

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持华北等地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是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而成。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叶剑英、左权任正副参谋长。同年9月11日,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番号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改称总司令。同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命令,恢复政治委员制度,政训处改为政治部,任弼时、邓小平任正副政治部主任(后为王稼祥、傅钟)。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GA996]]师、第一二九师和后方留守兵团,共4.6万人。改编后,即东渡黄河开赴华北前线迎击日军,取得平型关、雁门关、阳明堡、七亘村、黄崖村、广阳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分散兵力深入华北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底发展到27万人。1940年进行百团大战,发展到40万人,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并派出第四、第五纵队南渡黄河,协同新四军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1941—1942年,由于日军集中兵力扫荡华北,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进攻,部队减少至30万人,根据地面积缩小一半。在艰苦的条件下,八路军团结与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交通战、麻雀战、围困战以及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和“蚕食”,并开展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克服了种种困难。1943年进入恢复和发展时期。1944—1945年春夏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1945年8月,配合盟国军队举行战略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深入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1945年底达到102万人。共与日伪军作战10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25万人,自身伤亡34万多人。

拓展资料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总部  十八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