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称统一书号,是由出版发行部门在图书封底右下角或版权页上印刷的图书编号。它是根据195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版局颁布的《全国图书统一编号方案》实行的。它由三组号码组成:图书分类号(《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号)、出版社代号及该社同类图书出版种次号。统一书号编号以圆点为中心,共分两段;第一段4-5位,圆点前三位固定为出版社代号,三位前的号码固定为分类号;第二段号码为图书出版种次号,各出版社按出版图书的顺序编号,不受位数限制。例如《中国书史》一书的统一书号为:7201·156,其中“7”为文化、教育分类号,“201”为书目文献出版社代号,“156”为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的第156种文化教育图书。为了区别儿童读物、教科书、通俗读物以及少数民族语文图书,在统一书号前分别加R、K、T、M等汉语拼音字母。它于1972年11月进行过修订。从1987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由中国标准书号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