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或者说,假言判断是有条件地断定某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例如:假若语言能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假言判断由两个肢判断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肢判断(如前例中的“语言能生产物质财富”)称作假言判断的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如前例中的“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称作假言判断的后件。把前件和后件联系起来的连接词(如前例中的“只要……就……”)是假言判断的联结项。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间的不同关系, 假言判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是: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是否有q不定(既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例如:如果一个人骄傲自满,那么这个人就会落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有前件必有后件,而无前件未必无后件。联结项常用的联结词有 “如果……那么……”、“假使……则……”、“当……便……”、“一……就……”等,联结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瓜熟蒂落。②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是:没有p,必然没有q,而有p,是否有q不定。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例如: 只有认识到落后, 才能改变落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无前件必无后件,而有前件未必有后件。它的联结项常用的联结词有“只有……才……”、“必须……才……”、“除非……不……”“不……不……”等,其联结词有时可以省略。例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是断定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的充分而又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就是: 如果有p,必然有q;如果没有p,必然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即p这一事物情况的存在,对于q这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来说,不仅是足够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当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时,它才是等边三角形。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特点是:断定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它的联结项常用“有而且只有……才……”、“只有而且只要……就……”、“当且仅当……才……”等语词来表达。在运用假言判断时,必须准确地把握各种假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的确切含义,防止混淆假言判断的不同逻辑联结项,以免混淆不同的条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