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伊朗巴布教起义

2022-10-19

简介

1848—1852年伊朗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起义。19世纪中叶,伊朗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俄、英、法、奥等国相继与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大量特权。封建统治腐朽没落,横征暴敛。人们的不满以宗教形式表现出来。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创立与官方伊斯兰教派什叶派对立的新教派巴布教,自称巴布。巴布是阿拉伯语“门”的意思,意即人们渴望的救世主马赫迪将他的意志通过此门传谕给人们。巴布抨击封建暴政,预言救世主将要降临,人人平等的“正义王国”也将建立。统治者迫害巴布教,1847年逮捕了巴布。但巴布教被越来越多的下层群众接受,提出以暴力废除封建特权和私有制、财产公有、建立“幸福王国”的激进主张。1848年10月,穆罕默德·阿里·巴尔福鲁什趁国王病死之机,领导700名巴布教徒起义,在塞克·塔别尔西陵墓建立基地,多次击退王军。后受国王欺骗停止抵抗,随即全部被杀害。1850年5月,15 000名巴布教徒在赞兼发动起义,建立“正义王国”,坚持半年之久。此时,巴布教徒已达10余万之多,起义有席卷全国之势。国王为控制局面处死在狱中的巴布。1851年后,大规模的巴布教起义逐渐平息,教徒们转入隐蔽的恐怖活动。1852年7月,巴布教教徒刺杀国王未遂,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大规模逮捕屠杀巴布教徒。至此起义完全失败。巴布教起义是在宗教旗帜下反对已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代理人的伊朗封建王朝,因此,客观上也具有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性质。

拓展资料

伊朗  伊朗革命  《起义》  起义  伊朗人  巴布  布教  花教  教军  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