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代最著名的五个瓷窑,是人们根据宋代烧造瓷器成就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的五个窑提出来的。原来在明代时曾有“柴、汝、官、哥、钧、定”几个窑并称的,后来由于柴窑实物无法确认,也就不再提了,因此近人称宋代五大名窑为:钧、汝、官、哥、定。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城北门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因钧台而得名钧窑。瓷器以瑰丽异常的钧釉名闻天下,源于唐代花釉,呈色变化万千,红、蓝、月白、灰紫等色各具特点。汝窑在河南省宝丰县,宋代隶属汝州,故称汝窑。烧造时间比较短,传世作品仅70余件,胎为香灰色,釉色如湖水反衬出的蓝天,俗称鸭蛋壳青色,蓝而不艳,灰而不暗,青而不翠,给人以如玉之感。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据记载,窑址在汴梁(今开封)附近。北宋官窑胎厚,有露紫黑色胎的,开大冰裂纹。南宋官窑为在杭州附近设立的两个官窑。一为修内司官窑,另一为郊坛下官窑。修内司官窑在凤凰山下。郊坛下官窑在乌龟山。哥窑在浙江省龙泉,属于无光釉瓷器,有米色、粉青、灰绿等多种颜色。釉层极厚,个别处与胎厚度相等,釉面开有大小不同的纹片,胎体多为紫黑色、铁黑色、棕黄色,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定窑在河北省曲阳县,宋时隶属定州,故称为定窑。以刻花、印花的白瓷为其特点,始创覆烧工艺,口边无釉,胎体较薄。此外,还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品种,文献中有黑定、紫定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