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百科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022-10-14

BOOK CLASSIFI- CATION OF CHINESE LIBRARY

简介

简称《中图法》。图书分类法著作。《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1975年出第1版。当时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同有关单位在本书的基础上根据类分科技情报资料的需要,加以扩充和修改,成为《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也于1975年正式出版,其基本结构与本书相同。此外,在修订本书的同时,由黑龙江省图书馆负责,在本书基础上修订成《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供中小型图书馆使用。本书卷首有第1版编制说明,第2版修订说明。在编制说明中,介绍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分类体系的几点说明和标记符号。在修订说明中,介绍修订内容,如关于体系结构上的变动、关于类目的增订、关于类目的删改、关于注释的修订、关于复分表的修订、关于增加供选择使用的类目、关于统一编制体例等。类目表由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几个部分组成。在5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划分为22个基本大类,其序列为: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Z综合性图书。简表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区分的类目组成,担负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 500个左右,是整个分类法的骨架。详表是整个分类法的正文,即主表,是类分图书的依据。复分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整个类目表的,称为通用复分表,有6个: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世界时代表、中国时代表、中国民族表;另一种仅适用于某一大类或专门学科的复分表,称为专类复分表。此外,还有一种利用某一类的子目作为进一步细分的依据,称为仿分,仿分的使用,是为了避免在分类表中重复出现相同或相近的子目。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识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制度,使用小数制。数字的设置,尽可能使号码的级数代表类的级数,基本上遵从层累制的编制原则。但为了使号码适应类目设置的需要,在号码配备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现在八分制、双位制和借号法的使用。在标记符号中还采用了一些辅助符号。类目注释主要有下列几种:指出类目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指出本类与其他类的关系;指示本类如何复分;指示特殊分类规则;指示给号方法;指出组织分类排架和分类目录的特殊规定。

本书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它既适合综合性大型图书馆的需要,又照顾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单位类分图书和资料的需要,为中国图书资料统一分类编目创造了条件。目前,已为中国大部分公共、高校和科研单位图书馆所采用。

拓展资料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luosiming》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  图书资料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