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百科

中华须鳗

2022-12-06

学名

C.chinensis Kaup;Chinese palpus eel

简介

全长为体高33.5—52.8倍;为头长8.9—11.3倍。头长为吻长4.9—7.9倍;为眼径13.7—20.0倍。体细长,圆柱状,尾部侧扁,尾部长于头和躯干之和。上唇具发达唇须,呈梳状;上颌牙4—6行,小而尖,排列呈带状。鳃孔小。体光滑无鳞。背鳍与臀鳍中等发达,不相连续,止于尾端稍前方,无尾鳍,胸鳍发达。为暖温性水域广布种鱼类。较为习见。体黄褐色,各鳍淡黄色。腹侧比体侧色浅。每年4月末至5月初在福建省厦门湾外海能捕捉中华须鳗叶状幼体,呈柳叶状,体透明,活体在海水中不易辨认,多在中上层水域。叶状幼体在饲养条件下经3—4天进入收缩期,体由柳叶状收缩变粗,形成透明圆筒形,经过12—15天进稚鱼期,已初具成体特征,完成变态。中华须鳗在蟶田养殖中是主要敌害。国内分布于东海、南海;国外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向西至印度、非洲东岸、马达加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