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百科

《贤良对策》

2022-10-02

英文

简介

又名《天人三策》、《举贤良对策》。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的重要政治法律思想著作。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即位后,诏举贤良方正、极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以贤良被举。他先后三次应对汉武帝策问,其文被后人称为《贤良对策》。又因董仲舒在其中大谈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又被称为《天人三策》。《贤良对策》全文载于《汉书·董仲舒传》,是研究董仲舒法律思想的重要材料。

在《贤良对策》中,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进一步充实了“君权神授”说,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在法律思想上,董仲舒总结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继承了先秦儒家的“先德后刑”的思想传统,利用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着力阐发了“先德后刑”、“大德小刑”的“德主刑辅”说。特别重要的是,董仲舒在文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即要求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立法、行政、司法的根本原则。总之,在《贤良对策》中,董仲舒在借鉴先秦各家,特别是法家、阴阳家思想中有利于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内容,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干,建立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体系的雏形。《贤良对策》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体系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拓展资料

《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对策学》  《犯罪与对策》  《区情与对策》  《科技进步与对策》  《国外青少年犯罪及其对策》  《贪污贿赂罪的认定与对策》  《经济犯罪与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