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萨迦格言》

2022-10-25

简介

中国藏族历史上最早一部以格言诗形式著述的伦理学著作。为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藏族伦理思想家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所著。成书于13世纪初叶。共9章,有格言诗457首。

《萨迦格言》包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它以格言诗的形式和语言简明通俗、比喻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并富有哲理性为其艺术特点,溶宗教道德、社会道德及政治、法律为一炉,从人伦关系和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主张。认为统治阶级与臣民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应该是“君王对自己的臣民”,必须“施以仁慈和护佑”,“臣民对自己的君王”,才会“尽忠效力”。不然,“被暴君统治的百姓”,就会“特别想念慈祥的法王”,“被瘟疫缠身的牲畜”,就会“特别渴望纯净的雪水”。它告诫统治者“如果虐待属下,君长就会走向灭亡”;“即使是秉性极为善良的人,若总欺凌他也会生报复心”。因此它主张“君长收税要循合理途径,不要过分伤害众百姓;如果白芸香树的浆液,流得太多便会枯竭。”基于此,它提出统治者应经常以发放适量布施来从道德上笼络人心:“以布施召集,敌人也前来,若不布施,亲友也远离开;如果母牛的乳汁已流完,虽强抓牛犊,它也要逃远。”对于贤者的道德要求也如是:“贤者若想积攒钱财,施舍少许更广招徕;正如井水若要增长,须将井水舀出一样。”它叹惜统治者中懂得遵法爱民的道理的人实在太少:“世上的国王虽多,遵法爱民的却很少;天上的星辰虽多,日月般明亮的却很少。”进而主张统治者应该“尊重自己”,不然,“谁也不会对他尊重”。相反,如果“国王夸耀自己的权势”,那将是“自取灭亡的根由”,就象“将鸡蛋抛向空中,除了粉碎还能有什么结果”。字里行间,饱含规劝告诫之意。虽立意是维护剥削统治,却客观上起到了有利于人民发展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萨迦格言》认为道德来源于知识,只有“学者研究所有的知识”,精神后才能“造福世界”。在道德的作用上,强调“靠福德而成就事业,就象太阳一样自己发光”;“英明而福德俱全者,只身也能战胜一切”;“有德操修养的人,能与众和睦相处。”在道德要求上,它主张人们①必须具有善心:“善心是最大的幸福”,而“积善”则是“安乐之本”;②应该讲求信用:“信用是最好的朋友”,“对不讲信用的人,谁敢和他交朋友”?③博学:“博学是最好的装饰”,只要在“无私无我专心修行”的基础上达到博学,就能“精通各种教法”,并“抛弃一切罪恶习气”;④施舍:“施舍是最大的财守”,只要常于施舍,“乐善好施的美名”,就会“象风一样吹遍四方”。在公私观上,它提倡先人后已:“想为自己谋福利,先要为他人谋福利,只为自己打算的人,自己的愿望也不能实现”;“专为他人办事的人,实际上是为自己办事,专为自己办事的人,实际上是在为别人效劳”。认为人要“获得长远的幸福”,就必须“和高尚的人亲近,向博学的人请教,与诚实的人结交”。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才能受到别人的崇敬和钦佩:“高尚的人无论到何处,也会受到尊敬和供奉”,不然,“侮辱了高尚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它告诫人们对于那些“品质恶劣的人,即使聪明也要疏远”,至于“坏妻子、坏朋友和暴君,谁也不敢依靠”,否则,只能会是“自食恶果”。在道德修养的途径与道德信念上,它认为“要想修成高尚的品德,就要听从圣者的教诲,哪怕要危及生命,也要始终信守不渝”。在处世方法上,认为对具有不同品质的人要区别对待:“对正直的学者要亲近,对奸诈的学者要当心;对诚实的愚者要仁慈,对狡猾的庸人要远离。”一个人最好的品质与品德莫过于“取得合理散得公平,温良恭顺平易近人,必诚志坚万事如意”,这样的人才能有完满结局,才能“如愿以偿”。在气节观上,认为“活在世上名声要好,死了以后福德要全”。在命运观上,主张“贫困也不要烦恼,豪富也不要夸耀,命运的安排难测,喜怒哀乐都会遇到”。在道德楷模上,认为贤者必须是美德的化身:“只有贤者才具有谦逊美德,只有骏马才能行走如飞”;“贤者即使在生死关头,也不会失去高贵的品德”。

《萨迦格言》的道德说教,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命定论”的色彩,认为“众生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前世命中注定”。它以宗教世界观为准绳,劝导人们应该抛却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只有“离开红尘便是幸福”。

总之,《萨迦格言》伦理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用佛教观点来要求人们如何处世待人的道德哲学,虽然它的出发点是用道德说教来维护统治阶级和宗教僧侣上层的利益,但其中那些富于对统治阶级专横残暴本性的道德批判精神;对自私、虚伪、奸诈、贪婪等行为的讽刺与抨击的道德揭露;教诫人们要具有正直、坚定、谦虚、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的道德宣传等,至今仍能给人们以极大的教益。正因为如此,《萨迦格言》在藏族地区流传甚广。藏区后世出现的多种形式的格言,如《甘丹格言》、《水树格言》、《国王修身论》以及《火的格言》、《天空格言》、《宝贝格言》等充满了道德说教的格言诗,无不受到它的影响。

藏族地区各佛教印经院均有《萨迦格言》的木刻本,刊行后曾被译成八思巴文、蒙古文和汉文,继之传到国外,相继出现了英、法、日、捷、匈等多种外文译本。它是研究藏族伦理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拓展资料

《萨迦世系谱》  《萨迦世系史》  《水树格言》  《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