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皇极经世》

2022-10-25

简介

北宋学者邵雍的主要代表作,又名《皇极经世书》。“皇极”一词语出《尚书·洪范》,孔颖达疏:“皇,大也;极,中也。”极,指屋极,位于最高正中处,引申为标准。因此,“皇极”指的是最高的准则。“经世”指治理世事。两词合起来,意为以最高的准则来治理世事。邵雍在其著作中,建立了一个先天象数学的庞大体系,根据《周易》六十四卦,推衍说明自然的演化和社会历史的变迁。整个著作,包括了他的宇宙起源论、自然观、历史观、伦理道德观以及社会政治理论等。

《皇极经书》全书共十二卷。一至六卷为《元会运世》;七至十卷为《声音吕律》、《观物内篇》;十一、十二卷为《观物外篇》。书中有多种图式,用以推演义理。全书均以“观物”名篇。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为《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内篇》为邵雍自著,《外篇》为其弟子所记述。这两篇较多地阐述了其伦理思想。在《皇极经世》中,邵雍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又认为“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观物外篇》)说“先天学,心法也。图皆从中起,万化万事皆生于心也。”(同上篇)用元、会、运、世推算社会的治乱盛衰,以“道、德、功、力”的伦理政治状况将尧以后的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个阶段。强调义和利的对立,说“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观物内篇》)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和物理都是天命的体现,穷理尽性就能掌握天命。指出性和情的区别:“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观物外篇》)重视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反求于心,不必外求于物,说:“人必内重,内重则外轻。苟内轻,必外重,好利好名,无所不至。”(同上篇)《皇极经世》有明正统刻万历续刻《道藏》本,后收入《四库全书》。此书对后世的易学、理学、术数均有影响。较著名的注解本有:宋张行成的《皇极经世索隐》、黄畿的《皇极经世传》;清王植的《皇极经世直解》等。

拓展资料

《皇极经世书》  《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  《皇明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编》  《皇朝经世文三编》  《皇朝经世文续编》  《皇极图韵》  《皇极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