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蒙古族民歌,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昭乌达盟一带。歌词为两句一节,共有两节。词义纯朴,颇具诗情画意。表现了内蒙古牧民对家乡的热爱。歌曲为两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结构,调式为六声音阶宫调式。第一乐句围绕“5”音在较高音区上下回旋;第二乐句围绕上句核心音“5”的下方五度音“1”迂回婉转,自由模进,全曲节奏较为自由,曲调悠长辽阔,优美高亢,具有典型的内蒙古长调民歌特点。(内蒙民歌从体裁区分,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歌体,长调民歌,流传于内蒙古牧区,气息悠长,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曲调高亢;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半牧区或农区,节奏鲜明,速度较快,旋律流畅。)作曲家瞿希贤曾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使这首歌的形象更为丰满,色彩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