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楚报》

2022-11-08

简介

清末湖北省进步报纸。为与英文《楚报》(C.C.post)相区分,通称中文《楚报》,于1905年4月—5月间创办,报馆设在汉口英租界。该报名为国人集资兴办,实则是英文《楚报》的中文版,是由代表英美利益的外国人操纵的言论机关。该报之所以称为进步报纸,皆归功于两任主笔。1905年春,上海著名谴刺小说家吴趼人(广州人,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应聘到汉口担任《楚报》的主笔。当美国排挤华工而在中国掀起反美爱国运动时,吴趼人激于爱国义愤,当即辞职,以此向英美表示抗议。1905年夏,《楚报》主人拟聘张汉杰(旅鄂浙江人)为主笔。当时张正在积极组织抵制华工禁约之事,屡次拒绝后才应允主笔一职。张汉杰思想激进,倾向革命,持论颇为激昂。1905年冬,在报上揭露清政府“粤汉铁路借款密约”,继而又报道“五大臣出洋遇刺”的北京爆炸事件(革命党人吴越在北京正阳门车站投炸弹,炸伤载泽、绍英等人)。该文极具煽动性,因而激怒鄂督张之洞。张与英总领事交涉,英国为了掩人耳目,保守报纸归属之秘密,竟与张之洞进行幕后交易,不顾张汉杰的死活,将其引渡给官方。张汉杰被捕入狱,重判10年监禁,囚禁武昌监狱4年。1909年经多方营救才得出狱。

拓展资料

为《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