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交响童话。是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带有故事朗诵的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这部作品不但为儿童所喜爱,也引起成人们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校中的欣赏曲目。故事情节的构思、朗诵词的撰写,都是由作者本人创作,内容生动有趣,又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在音乐上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性,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还有朗诵词的穿插,给音乐的描述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说明,儿童更能理解、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这部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简洁新颖,具有很大的独创性,在音乐表现上既通俗又有很高的艺术性。《彼得与狼》是从讲故事开始的:我亲爱的孩子们,现在我给你们讲一个少先队员彼得和狼的故事。故事里每个人物和动物都是用乐队里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表现的。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断音是猫,大管代表爷爷,三支圆号代表狼,弦乐四重奏是彼得,猎人开枪则是用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的。有一天清晨,少先队员彼得打开大门,到草地上去,这一段彼得的音乐主题是用弦乐四重奏演奏的。树上的小鸟见彼得走来,它高兴地叫道: 这里一切多么安静呵!这一段是用长笛演奏 接着是描写清晨的旋律。一只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了。它很高兴,因为彼得出门时忘记了关大门。小鸟见到鸭子,便从树枝上飞了下来。鸭子“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鸭子、小鸟一个在水里,一个在空中,互不相让地争论着。突然,一只猫慢慢地走来,它是用单簧管低音来表现的。猫向小鸟扑去。彼得发现了急忙喊:当心!小鸟听到声音,立即飞到树上去了。猫绕着树转圈,它想:树这么高,就是我爬上去,小鸟也会飞走了。就在这时,老爷爷出来了,他对彼得没打招呼就独自来到草地感到很生气。因为那是很危险的,万一遇到狼怎么办呢?彼得不同意爷爷的看法,他说,少先队员是不怕狼的。但是,爷爷还是固执地把彼得拉回家去,并且把门给锁上了。彼得刚回到家里,一只大灰狼就出现在草地上。低音弦乐器用颤音奏法描写狼的可怕的形象。这时,猫立即窜到一棵树上。鸭子还没发现,等它刚一上岸,就被大灰狼追上,一口吞进肚子里去了。这里用铜管乐器来表狼的凶残,大提琴演奏悲伤的音调表现鸭子惨遭不幸。猫仍旧蹲在树上,小鸟在另一个树枝上,狼在树下转来转去贪婪地望着它。彼得发现了。他取来一根绳子,做成一个套,趁狼没注意,偷偷爬上树。彼得和小鸟合作,一下子把狼的尾巴给套住了,狼拚命挣扎,那绳扣越来越紧。这时,猎人来了。彼得在树上喊别开枪!狼已经被捉住了,请帮助我们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音乐中出现彼得主题,接着是胜利的进行曲。彼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次是由圆号演奏的。后面跟着猎人、爷爷和猫。再仔细听,那鸭子还在狼肚子里乱叫呢!原来狼刚才吞得太急了,鸭子还活着呢!乐队用弱奏表示人们抬着狼远去。最后,用急速而有力的音乐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