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作于1501—1504年。大理石雕刻。见彩色图版。藏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是米开朗基罗29岁时完成的标志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顶峰时期第一件划时代的作品。雕像高5.5米。原是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订件,后由长老们决定将它放置在市政厅广场,作为佛罗伦萨共和国民众爱国的象征。米开朗基罗以《圣经·旧约》中关于牧童时代的少年大卫击毙巨人哥利亚的故事为主题,将大卫表现成强健、裸体的青年。他左手举到肩膀,握着甩石机弦,脸同时转向左侧,怒目而视民众的仇敌——哥利亚,正准备迎接挑战。米开朗基罗创作这个雕像的时候,曾在罗马呆过几年,并看到一些希腊后期的雕刻。他吸收了希腊后期人像那种充满感情及有膨胀体积的形态。这座雕像,人物身体弯曲扭动,其轮廓却单纯而宁静。米开朗基罗曾把自己的创作比喻为“从大理石的囚禁中解放人物”的工作。他喜欢亲临采石场,采撷材料,并能在顽石中看到被禁锢的朦胧的生命。雕刻之前,总是画出许多素描或作小型的蜡制或粘土制模型。然后才开始雕刻。先从大理石块正面入手,在逐渐切入的过程中,随着每一刀的雕琢,粗糙的石块便渐渐显露出视觉的形象来。这种将艺术的主题思想转变为人们熟悉的艺术形式的工作,米开朗基罗为之而奋斗了终生,这在他留下的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中看得尤为清楚。
被缚的奴隶米开朗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