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伦理教科书》

2022-10-25

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标名“伦理”的伦理学著作。初版于光绪31年10月—12月。作者是清末民国之初的刘师培。《伦理学教科书》宗旨是继承传统伦理思想,宏扬传统伦理思想之精粹。全书共分上下两册,每册36课。上册详于心身关系,下册则主要论述家庭及社会伦理。刘师培认为生民之初,本无伦理,伦理始生于人与人接触是社会进化的产物,伦理意思是各守其为人之规则。它要求以己为主体,以家族、社会、国家为客体因而首重修身。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刘师培认为,身尽义务是享受权力的基础,二者不可有所偏颇而应相互均平。在心身关系上认为二者互相制约,二者相济而后有德。心依靠身才能获得伦理知识,身行之善恶又取决于思想之正邪。而保持心之正,唯有靠修身。在强调修身的同时,刘师培还主张仁智勇(即德智体)全面发展。《伦理教科书》还首次指出宗法伦理之弊是私德为重、公德为轻,提出勤劳节俭、和睦、严肃四项齐家之道和仁爱、正义、和睦、义侠、秉礼、择交、服从、诚信、洁身等社会公德。主张合群之道必由近及远。《伦理教科书》融传统伦理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于一炉,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伦理思想的代表作。

拓展资料

《现代的伦理》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中国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史》  《中国伦理大辞典》  《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毛泽东伦理思想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