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长心卡帕藻生长适宜环境条件的研究

2023-03-06

本文报道了长心卡帕藻在不同海水温度、海水比重、营养盐、栽培水层及栽培密度(棵距)下的生长实验,其结果表明:长心卡帕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0℃;长心卡帕藻在1.000~1.010的海水比重时不仅没有生长,而且出现藻体发白、变软和腐烂现象,在海水比重为1.015、1.020、1.025、1.030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在1.020和1.025的海水比重中生长较快;长心卡帕藻在栽培水层为50cm时,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在30cm和70cm的栽培水层,而在10cm和90cm栽培水层中生长速度缓慢;长心卡帕藻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生长速度依次是棵距为:50cm、40cm、30cm、20cm和10cm;在施用6种营养盐中,碳酸氢铵效果最好,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次之,而硝酸钠和硝酸钾效果不明显。

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亦称异枝麒麟菜(Eucheuma striatum),隶属于红藻门、杉藻目、红翎菜科、卡帕藻属[1],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多年生热带性红藻。长心卡帕藻不仅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胶质好、栽培方法简便、种苗易解决等优点,而且含胶量高,是卡拉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卡拉胶在食品加工、日用化工等方面有广泛用途。长心卡帕藻与海南本地品种琼枝(Eucheuma gelatinae)在栽培方法上不同,长心卡帕藻不需要依附天然生长基质——珊瑚礁,目前主要采用浮筏式栽培,因此,也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栽培品种。吴超元等于1985年从菲律宾引种并在海南岛进行了实验生态学和栽培方法的研究[2];其后吴汪黔生等于1995年开展了合浦珠母贝与长心卡帕藻的混养试验 [3];曾广兴也于1999年开展了长心卡帕藻的人工施肥试验[4]。本实验对长心卡帕藻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海藻栽培学提供一些基础性资料,这对今后在生产上进行科学栽培具有指导性意义。

1材料与方法

于2004年至2006年在陵水黎安港和海南大学热带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以长心卡帕藻为材料进行温度、海水比重、营养盐、水层深度与栽培密度对生长影响的实验。
1.1温度实验
实验在水族箱中进行,采用加热棒控温,其温度分别设置为20℃、25℃、30℃、35℃、40℃。取重约210g的藻枝40棵,分别挂在水族箱里,每个水族箱挂2棵。每种温度分四组,每间隔5d称一次鲜重。其他实验条件如海水比重、光照强度和营养盐等一致。
1.2海水比重实验
实验海水比重分别设置为1.000、1.005、1.010、1.015、1.020、1.025、1.030。取重约210g的藻枝56棵,分别挂在水族箱里,每个水族箱各挂2棵,每种海水比重分四组,每间隔5d称一次鲜重。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和营养盐等一致。
1.3营养盐实验
选用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铵、碳酸氢铵、尿素和氯化铵6种不同营养盐进行实验,取重250g的藻枝56棵,分别挂在水族箱里,每个水族箱各挂2棵,另设置一组空白(不添加任何营养盐)作为对照组。每种营养盐分四组同时进行,每间隔5d施用1次营养盐,每次施用量为50g。每间隔5d称一次鲜重。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海水比重和光照强度等一致。
1.4栽培水深实验
实验时间从2004年7月20日至8月10日,在海上共栽培了21d。栽培水层分别设置为10cm、30cm、50cm、70cm、90cm,取重约60g的藻枝50棵,分十组分别绑在苗绳上,每条苗绳5棵,棵距为40cm,每间隔7d称一次鲜重。根据公式( )×100计算平均日增重百分数[2],式中n为生长的天数,Xn为本次测量总重量;X=前次测量总重量。
1.5栽培密度实验
实验时间从2005年8月10日至8月30日,在海上共栽培了20d。栽培密度(棵距)分别设置为10cm、20cm、30cm、40cm、50cm。取重250g的藻枝100棵,分别绑在苗绳上,每种栽培密度5棵,分四组同时进行,每间隔5d称一次鲜重。

2结果

2.1水层深度对生长的影响结果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长心卡帕藻在栽培水层10cm时,藻体增重了77g,日平均增重3.7g,平均日生长率4.15%;在栽培水层30cm时,藻体增重了235g,日平均增重11.2g,平均日生长率7.88%;在栽培水层50cm时,藻体增重了279g,日平均增重13.3g,平均日生长率8.67%;在栽培水层70cm时,藻体增重了199g,日平均增重9.5g,平均日生长率7.35%;在栽培水层90cm时,藻体增重了86g,日平均增重4.1g,平均日生长率4.43%。

2.2栽培密度(棵距)对生长的影响结果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长心卡帕藻在棵距为10cm时,藻体增重了191g,日平均增重9.55g,平均日生长率2.79%;在棵距为20cm时,藻体增重了410g,日平均增重20.5g,平均日生长率4.95%;在棵距为30cm时,藻体增重422g,日平均增重21.1g,平均日生长率5.00%;在棵距为40cm时,藻体增重457g,日平均增重22.9g,平均日生长率5.27%;在棵距为50cm时,藻体增重了474g,日平均增重23.7g,平均日生长率5.37%。

2.3温度对生长的影响结果
长心卡帕藻在温度为20℃时,藻体增重了8g,日平均增重0.4g,平均日生长率0.18%;在温度为25℃时,藻体增重了352g,日平均增重17.6g,平均日生长率5.21%;在温度为30℃时,藻体增重402g,日平均增重20.1g,平均日生长率5.33%;在温度为35℃时,藻体增重6g,日平均增重0.25g,平均日生长率0.12%;在温度为40℃时,藻体为负增长,如表5和表6。

2.4海水比重对生长的影响结果
当海水比重为1.000时,第一天长心卡帕藻藻体颜色变红,到第五天,藻体开始变白、变脆和发软,几乎无生长,而后藻体腐烂;当海水比重为1.005时,其生长情况与海水比重为1.000的相似;当海水比重为1.010时,藻体无增重,前五天藻体逐渐发白,第六天伴有少许腐烂;当海水比重为1.015时,藻体有增重,且腐烂较少;当海水比重为1.020时,藻体增重了242g,日平均增重12.1g,平均日生长率4.04%;当海水比重为1.025时,藻体增重了237g,日平均增重11.9g,平均日生长率3.99%;当海水比重为1.030时,藻体增重了155g,日平均增重7.8g,平均日生长率2.86%,如表7和表8。
2.5营养盐对生长的影响
从表9和表10中可以看出,施用碳酸氢铵以后藻体增重了347g,平均日增重为17.35g,平均日生长率4.45%;施用硫酸铵藻体增重了235g,平均日增重为11.75g;平均日生长率3.37%;施用氯化铵藻体增重了170g,平均日增重为8.50g;平均日生长率2.63%;施用尿素藻体增重了166g,平均日增重为8.3g;平均日生长率2.58%;施用硝酸钾藻体增重了74g,平均日增重为3.7g;平均日生长率1.30%;施用硝酸钠藻体增重了70g,平均日增重为3.5g,平均日生长率1.24%;对照组(自然海水)藻体增重了69g,平均日增重为3.45g,平均日生长率1.23%。

3讨论
本实验在10cm及90cm水层深度中生长较为缓慢,有的藻体出现腐烂,在30cm及70cm水层中生长较快,在50cm水层中,藻体生长健壮,生长速度最快,这与吴超元和曾广兴的实验结果是比较一致的[2,4]。长心卡帕藻在水层10cm时,由于光线太强,导致藻体变白而影响生长速度;而在70cm以下水层,由于光线减弱,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生长速度趋于缓慢。因此,长心卡帕藻并不是光线越强生长就越快。
本实验在棵距为10cm时,长心卡帕藻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在棵距为 50cm时其生长速度最快,在棵距为20~50cm时平均增重相差17~64g,日平均增重相差仅0.8~3.2g,平均日生长率相差0.1%~0.42%。另外棵距为10cm时,在栽培的初始阶段其棵平均增重为74 g,平均日增重为5.14 %,与棵距为50cm的生长速度大体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栽培的后期,棵距为10cm的每棵平均增重仅为21g,平均日增重为0.96%,而棵距为50cm的棵平均增重为165g,平均日增重仍保持5.25%,出现这种差异,其原因是藻体增大后,获得营养盐减少及水的交换性差。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利用水面,又能使生长达到最大值,我们认为栽培密度至关重要,建议生产上以棵距20~30cm为宜,既可最大限度利用栽培水面又能够提高栽培产量。
本实验在水温25~30℃时藻体生长快,颜色鲜嫩、透明,这与吴超元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当水温在20℃及35℃时,生长速度缓慢,且藻体颜色变黄;当水温在40℃时,藻体变白且发软和腐烂。根据我们对陵水黎安港调查,该港4~11月份水温25~31℃,6~9月份水温27~30℃,12月至次年3月份,水温16~21℃,由此得知该港适宜栽培长心卡帕藻的季节应在4~11月份。
根据黎安港栽培的生产经验,长心卡帕藻一般在9至11月份长势较好,雨天比晴天时生长要快,其主要原因是雨后带来大量营养盐。但我们认为长心卡帕藻不适宜在河口海区进行栽培,因为河口区海水盐度变化幅度较大,尤其在暴雨季节对长心卡帕藻的生长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海水比重长时间低于1.015以下,藻体会出现颜色变淡、发软和腐烂。因此,栽培长心卡帕藻的海区必须选择在海水流畅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淡水大量流入。
氮肥是影响海藻生长的主要因素,长心卡帕藻对三氮的吸收顺序是NH4-N、NO3-NH和NO2-N,本实验结果施用铵态氮营养盐比施用硝态氮营养盐生长速度要快,这与吴汪黔生的实验大体相同[3]。当pH值高时,海藻原生质膜易吸收阳离子,当pH值低时,易吸收阴离子,pH值增高硝酸氮吸收量少而铵氮吸收量多[3]。本实验pH值为7.8~8.1,因而容易吸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营养盐。
本实验碳酸氢铵的平均日增重为17.35g,平均日生长率为4.45%;比曾广兴的平均日生长率1.13%增加3.3个百分点,其生长速度明显增加。本实验在封闭式的水族箱中进行,营养盐始终能被藻体充分和有效利用,而在海区施肥,因海水流动性大,显然有一部分肥料流失,因此本实验营养盐的利用率要比在自然海区高一些。

参考文献
[1] 匡梅,曾呈奎,夏邦美.中国麒麟菜族的分类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99,41:168-236.
[2] 吴超元,李家俊,夏恩湛,冯作圣,谭塾之,李钧,温宗存,黄晓航.异枝麒麟菜的移植和人工栽培[J].海洋与湖沼,1988,19(5):410-417.
[3] 吴汪黔生,高洪峰,丁美丽,谢玉坎,张偲,钱培元,吴超元.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对异枝麒麟菜生长的促进作用[J].海洋与湖沼, 1997,28(5):453-457.
[4] 曾广兴.异枝麒麟菜养殖人工施肥试验初报[J].科学养鱼,200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