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海水鱼类病害的主要种类

最近更新:2023-02-14

目前,国内外已报道近60种不同鱼类的病毒或者类病毒,但多数发现于淡水鱼类,海水鱼类仅有10多种,然而潜在危险却很大。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看,病毒病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病毒性疾病

1.淋巴囊肿病(LD)
病原为淋巴囊肿病毒,是虹彩病毒中的一种。该病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病,也是世界性鱼病,我国养殖的真鲷、石斑鱼、鲈鱼均有病例报道。病鱼最明显的特征是,体表有散在或聚集成团的疣状物。病毒粒子为正20面体,其轮廓呈六角形,大小随宿主鱼而异,一般直径为200~260nm。病毒核心为缠绕在一起的双股DNA纤丝团。病毒可在BF-2、LBF-1、GF-1、SP-1、SP-2等细胞株复制,适宜温度为23~25℃,可使其缓慢发生病变,出现巨型囊肿细胞。病毒对乙醚、甘油和热敏感,对干燥和冷冻很稳定。其传染性在18~20℃的水中能保持5d,冰冻干燥后在同样温度下能保持105d,在20℃下经20年仍具感染力。该病流行甚广,目前国内外至少已知有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中的140多种鱼类发生过此病。近年来,我国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养殖的花鲈、真鲷、紫红笛鲷、石斑鱼、红鳍东方鲀、许氏平鲉、美国红鱼、石鲽、大菱鲆和牙鲆等发生过此病。此病全年可见,但在水温10~25℃时为发病高峰期。网箱和室内水泥池养殖的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池塘养殖一般为20%~30%。在苗种阶段和1龄鱼,发病后2个月内死亡率30%以上。2龄以上的鱼感染后很少出现死亡,但体表难看,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有的经过一段时间,体表的囊肿物会自然脱落而恢复,但可再次发生感染。防治方法:引进亲本、苗种应严格检疫,发现携带病原者应彻底销毁。养殖网箱发现了病鱼要及时拣出,并隔离养殖;排出的水要用30~50mg/kg的漂白粉消毒。在囊肿数量少和病轻时,可割除病鱼的囊肿,并以50mg/kg双氧水浸浴30~60分钟,再将病鱼转养于清洁的网箱中细心管理。投喂土霉素70~80mg/kg·d,连续投5~10d,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2.弹状病毒病
病原为弹状病毒,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我国养殖的红鳍东方鲀有病例报道,国外养殖的牙鲆较易患此病。症状为体表斑点出血,肝肿大,脾充血肿大。

3.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
病原为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该病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淡水中鲑鳟鱼类对该病较敏感,海水中我国仅真鲷有该病报道。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腹水,消化道内没有食物而有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病毒粒子呈正20面体,无囊膜,由22个衣壳组成,在鱼类的RNA病毒中为最小的,直径一般为55~75nm。该病毒易在RTG-2、PG、RI、CHSE-214、AS、BF-2和EPC等鱼类细胞株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效果(CPE)。该病毒生长温度为4~25℃,最适温度是15~25℃。IPNV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在温度56℃时30分钟仍有感染力;在60℃下经1h才能灭活;冰冻干燥后,在4℃下保存,至少4年仍有感染力。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4~10。在过滤清水中,4℃时感染力至少保持5~10个月。在养虹鳟的水环境中可保持几周,在4~10℃的海水中也能保持4~10周。

据有关资料,传染性胰脏坏死病已发现危害多种淡水鱼类,主要危害鲑科鱼类,发病水温一般为10~15℃,首次发现于真鲷鱼种(平均体长8.9cm,体重14g)中。IPNV是一种严重的病毒病,在10周龄以内的虹鳟可引起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对我国海鱼的人工苗种生产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防治方法:严格检疫,发现病鱼或监测到病情应实施隔离养殖,严重者应彻底销毁。不用带病毒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不从疫区购买鱼卵活鱼苗。鱼卵用50g/m3的碘伏(PVP-I)消毒15min;苗种和幼鱼不要混养;苗种生产期的水源应进行消毒处理;养殖设施和工具等应消毒处理,避免混用。欧美等国家采用接种IPN疫苗,防治效果良好。

4.鲈鱼出血病、脾肿大症
我国养殖鲈鱼已多年发生出血病,症状为体表、鳍条充血出血,鳞片部分脱落,肠壁充血,有的病鱼肠出现节结。主要危害当年鱼,9~10月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常达50%以上。脾肿大症由虹彩病毒引起,病毒主要存在于脾脏内,肝脏也有发现。病鱼体色趋深,鳃色淡,肝色泽不匀,脾脏明显肿大是主要特征,为正常鱼的3~5倍。多见于2龄以上花鲈。

5.其他病毒病
幼鱼病毒性腹水病病原为双RNA病毒,临诊症状为幼鱼体色变黑,腹部膨胀,眼球突出,鳃褪色呈贫血症状,主要危害��鱼。大菱鲆疱疹病毒病病原为大菱鲆疱疹病毒,临诊症状为病鱼反应迟钝,活力减弱,厌食,躺在水底,头尾常常翘起,镜检体表和鳃上皮细胞肥大,主要危害大菱鲆幼鱼。红鳍东方鲀白口病病原是一种病毒,临诊症状为口吻部变白、溃烂,主要危害红鳍东方鲀等鲀科鱼类。真鲷虹彩病毒病原为虹彩病毒,临诊症状为体色发黑,体表和鳍出血,鳃贫血,主要危害真鲷、条石鲷等的幼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为野田病毒,临诊症状为病鱼不摄食,腹部朝上,在水面做水平旋转或上下转动,呈痉挛状。解剖病鱼,鳔明显膨胀,脑、脊髓视网膜的神经组织中有空泡形成,危害大菱鲆、尖吻鲈、石鲽、牙鲆、红鳍东方鲀、松皮鲽和石斑鱼等。

细菌性疾病

细菌病是引进海水养殖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疾病,已分离的鱼类致病菌有几十种。海水养殖鱼类细菌病的研究资料较少,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细菌性疾病如下表所示。

海水养殖鱼类的主要细菌性疾病

疾病 病原 易感鱼种类
烂尾病
溃疡病脱鳞病烂鳃病

腹水病

出血性败血症

结节病

肠道白浊病

海水屈桡杆菌
弧菌假单胞菌肠杆菌科

迟缓爱德华菌

变异微球菌

分枝杆菌

弧菌

鲈、鲷科、笛鲷科
真鲷、黑鲷、鲈、大黄鱼鲷科、笛鲷科石斑鱼、鲷

鲷、牙鲆

牙鲆

牙鲆

弧菌病病原是弧菌属的一些种类,常见的有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胶弧菌、奥达里弧菌、创伤弧菌、哈维弧菌等。菌体短杆状,稍弯曲或直,大小为(1.5~3.0)mm×0.5mm,单个有的连成S形。弧菌以单极生鞭毛运动,有的一端生两根或多根鞭毛;革兰染色呈阴性,不抗酸,没有荚膜,兼性厌氧菌;最适宜温度为18~37℃,pH值为6.0~9.0。

弧菌是海洋动物体表和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中的优势菌群,在沿海和河口地区也有广泛分布。在目前已正式命名的近40中弧菌中,50%可以引起许多养殖鱼类、甲壳类和贝类的严重疾病。流行季节各种鱼类有差异,但水温在15~25℃时为发病高峰期,如��鱼是5~7月和9~10月、水温为19~24℃时流行。有些菌类,如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等,还可以导致人的腹泻或创伤感染。

防治方法: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不投喂腐败变质的小杂鱼虾。投喂磺胺类药饵(如磺胺甲基嘧啶),第一天投喂200mg/kg,第二天以后减半,连续投喂7~10d。投喂土霉素,每天用药70~80mg/kg,连续投喂5~7d。在口服药饵的同时,用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30%)1mg/kg全网箱泼洒,每天或隔天一次,视病情连续用药2~3次,也可使用二氧化氯(用法和用量依据产品说明书)。接种弧菌疫苗,国内已有商品(用法用量依据产品说明书)。

寄生虫病

淡水鱼类寄生虫病在20世纪60年代非常重视,研究也比较深入,目前海水养殖鱼类寄生虫的防治研究比较少。从近几年的发病情况看,海水养殖鱼类的寄生虫病已逐年增多,而且杀灭寄生虫就目前的养殖方式还是比较困难的,实际效果大多不很理想。

目前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淀粉卵甲藻病;原虫病,如海水小瓜虫、瓣体虫等;由寄生蠕虫引起的疾病,对养殖鱼类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单殖吸虫中的一些种类,如指环虫、三代虫、海盘虫、本尼登虫;由寄生甲壳动物引起的疾病,如鱼虱等。

其他疾病

在海水养殖鱼类中还存在一些非生物性疾病,如脂肪肝、胀气病、气泡病、畸形病等,脂肪肝的产生可能是饵料中脂肪含量过高或为高熔点脂肪所致,其他一些疾病的病因不明。

1.鲆科鱼类的白化症
天然海区的牙鲆、大菱鲆等很少发现白化现象,但人工繁殖和培育的苗种白化率可高达30%以上。白化苗种用于养殖,商品价值极低,用于放流成活率很低。其病因与饵料有关,如单一投喂卤虫或配合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等。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变态期水温低于13℃、培育密度高、换水率低等。

2.气泡病
病因是由空气(如水泵漏洞、升温)、氮(如井水、泉水)、氧(如浮游植物或藻类繁殖过盛)过于饱和。

3.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是动物机体(包括鱼类)正常发育、生长和维护健康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动物机体一般不能自己合成必需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饲料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损失,饵料单一等原因,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4.中毒症
中毒症常因饲料含有毒物质而引起,最常见的是黄曲霉素引起的肿瘤和肝脏受损。饵料鱼脂肪腐败变质,可引起绿肝症、黄肝症等。

5.畸形症
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些尚未研究清楚。已知的有:在胚胎和胚后的发育过程中由于不良环境因素,如水温偏高或偏低、溶氧不足等;水质被重金属(如铅、锌、汞等)、农药或某些化学药物污染,未达到致死的浓度,但鱼变为畸形;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