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东北蝲蛄池塘养殖

最近更新:2023-02-01

蝲蛄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及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沼泽区。成体长7~22厘米,体重13~35克,加工出肉率16~28%。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2.4克,碳水化合物0.7克,灰分2.3克,钙103毫克,磷215毫克,铁1.9毫克。适应性强,底栖杂食,生长适温12~28℃。该区4~6月在江河湖泊沼泽浅水草丛中自然繁殖。每只成体产卵80~100粒,产出后附于母体腹肢上,孵化期为40~55天,3年性成熟。10月以后游向深水过冬,翌年开江后在浅水区生活肥育。可进行人工育苗饲养。一般以池塘混养为主。

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方便,水渠1.5~2.0米,面积以3~5亩为宜,淤泥10厘米以下。池底以坡降1.5~2.5%的一面坡形为最佳,这样可创造深浅结合,水温各异的水环境,充分利用光能提温,增加有效生长水温的时数和日数,克服该区因气候寒冷导致池水降温较快,生长期短的不利因素。根据东北蝲蛄的天然生活特点,池中应设些附着物,供其栖息避敌。可种植菹草、轮叶黑藻等耐肥水的沉水性植物,面积占池底的25~30%;或投放树根、树枝或其它不易腐烂的陆生植物,将其捆扎成束放于池中,离池埂2~3米左右,每隔3~4米远放一把,亩放20~30把。

清塘施肥 东北地区4月20日左右先注水20~30厘米,亩用漂白粉8~10千克与70~80千克生石灰(沼泽土池用100~120千克)混合后加水稀释,全池泼洒,以杀死泥鳅,老头鱼等敌害生物。注意生石灰要打碎硬块使之完全溶化,否则施入池塘后会出现pH值突然升高,造成鱼虾死亡事故。清塘第二天用铁链或木耙搅动底泥,以提高清塘效果。第5天亩施厩肥或堆肥700~1200千克,培养天然饵料,争取幼苗肥水下塘,提高早期苗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第十二天再注水15~25厘米,然后放苗。注水时水流要小,防止直冲底泥,使水质混浊。同时加40目的滤网,防止敌害进入。

幼苗放养 以虾为主鱼虾混养的方法,亩放0.5~0.8克/只的幼体0.8~1.3万尾,混养尾重65~75克的鲢鱼种80~90尾,鳙鱼20~25尾,以便当年养成食用鱼。放养时以盆口面积0.1平方米塑料盆盛运虾苗为宜。先往盆里慢慢添加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接近(4℃以下温差),然后沿池边缓缓放进池中。

管理 放苗5~7天后,每天泼洒发酵的有机粪肥水50~60千克,浓度为40%左右,以禽畜粪便为主,旨在培肥水质,增殖天然饵料。养殖期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水质不宜过肥,否则易缺氧浮头。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主施化肥,如过磷酸钙、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施肥次数与数量以透明度的变化灵活掌握。此时也是东北地区养殖水温最高季节,是幼体长度增长时期,故要投足饲料。该季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豆饼、麦麸、苞米面、米糠、植物嫩叶、碎片等。8月下旬至9月20日左右是该区虾体重增长时期,要多喂动物性饲料,如沼泽地产的各种低价杂鱼、水生昆虫、河蚌肉等。投喂时豆饼最好用笼屉蒸煮30~45分钟,可提高适口性。根据水温及生长摄食情况,一般日投2~3次,时间在上午9~10点钟及日落前或夜间,每次投30~60分钟,能吃多少投多少,这样既能满足生长需要,又可减少浪费。试验表明,投喂颗粒料效果最好,可避免争抢饲料,甚至自相残杀现象。采用注水法经常调节水质。放苗后至6月底浅灌,逐渐加深,7~8月满灌,保持最高水位,9月以后定期撤水,以利升温。以浸泡法和拌饵法使用中草药预防鱼病,尽可能减少药物污染,以免毒杀虾类,造成损失。9月下旬至国庆节前后,水温降至10℃以下时即可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