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水产业

2023-03-07

水产业 aquatic products industry

又称渔业。是人们利用水域中生物机制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它以水产捕捞、水产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和运销等为中心,构成一个生产体系。广义的水产业包括渔船修造、渔具和渔用仪器的制造、渔港建筑、渔需物资供应以及水产品的保鲜、加工、贮藏和运销等,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水产品自古以来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食物的重要来源。水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古代、近代至现代各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的相当长时期内,采集和猎捕水产动植物是人类赖以为生的重要手段。之后,逐步形成初级产品的产业。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产业内部结构和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提高。至今,水产业同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一样,成为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水产品除直接供给人类食用外,还是畜禽饲料、化工原料、医药物品和手工艺品的重要来源。现代,许多国家把水产品列入广义农业的范畴。

水产业一般可分为水产捕捞业水产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按作业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前者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增养殖业;后者包括淡水捕捞业和淡水增养殖业。淡水渔业在有的国家又称为内陆水域渔业。按作业水界区分,在海洋方面可分为沿岸渔业、近海渔业、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在内陆水域方面可分为湖泊渔业、河沟渔业、水库渔业和池塘渔业。按捕捞和养殖对象区分,可分为金枪鱼渔业、鲱渔业、鲑鳟渔业、捕虾业和捕鲸业,以及海藻栽培业、养虾业、养蟹业、养贝业等。按渔业性质可分为商业性渔业、娱乐性游钓渔业。按所有制性质可分为国营渔业、集体渔业、私营渔业等。

水产业的生产对象是生活在水域中的经济动植物。其特点主要是:①水产资源具有再生性。既可开发利用水产自然资源,还可将水产自然资源通过人工增殖,增加资源量;或通过人工养殖,直接为人们提供水产品。在开发利用水产自然资源时,必须与繁殖和保护资源相结合,科学地指导和合理地组织生产,才能使渔业生产得到稳定、持久地发展。倘若滥渔酷捕,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然会导致水产资源衰退,甚至枯竭,直接影响水产业的生存和发展。②在水产捕捞和水产增养殖的生产过程中,都会受到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因素的制约。因此,水产生产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③水产生产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一般比较集中。即海洋捕捞有旺汛盛渔季节,水产养殖有生长成熟的起水收获期,但人们的消费需求在时间上和地区上相对均匀。特别是水产品易腐变质,需及时保鲜、保活或加工处理,才能使其具有高度的商品性。④有的水产资源栖息于公海,或者还具有一定规律的洄游习性,洄游在几个国家管辖的水域。因此,有关水产生产和渔业管理方面需要国际间的合作。⑤水产生产可在不同水层捕捞或养殖不同的水生经济动植物,可广泛地形成水域的立体使用。

世界水产业概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水产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总产量的变化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变化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①50年代的恢复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沿海国的捕捞力量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战后为解决食物缺乏, 沿海国积极恢复和发展沿岸和近海水产捕捞业。1950年的水产品总产量达2110万吨, 恢复到历史上最高年产量。1959年增长到3690万吨。50年代的渔获量, 平均年增长率为7.48%,即158万吨。②60年代的发展阶段。随着渔船和捕捞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完善, 渔业发达国家努力向外海和远洋扩展, 有的国家大力开发利用新资源。1969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达6270万吨。这10年期间的平均年增长量超过前10年, 达225万吨; 年增长率为5.59%, 较前略低。③70年代的徘徊阶段。一是有些国家的近海水产资源利用过度, 渔获量出现波动。再是第三世界沿海国为维护其海洋权益, 纷纷宣布专属管辖海域,使远洋渔业国家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整个70年代的世界水产品年产量徘徊在7000万吨左右。④80年代的新发展阶段。由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在国际上获得确认, 各沿海国把渔业重点转移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本国管辖海域内的水产资源, 同时着手调整渔业生产结构, 大力发展海、淡水增养殖, 依靠新技术, 开拓新渔场等。因此, 80年代的世界水产品年产量出现明显增长。1984年突破了8000万吨,1986年突破9000万吨。从1980年至1987年的年平均增长量为31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4.41%。近半个世纪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变化见下图。

水产业世界水产品产量和内陆水域产量的变化

产量组成 世界水产品产量由海洋和内陆水域两部分组成, 以海洋产量为主。1987年世界总产量9269万吨中, 海洋渔业产量为8050万吨,占86.84%; 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为1210万吨,占13.15%。海洋渔业中按海域区分, 太平洋海域产量最高,约占2/3; 大西洋海域次之,约占1/3;其他海域仅占6%~7%。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一般占世界总产量的10%~11%;1983年起逐年有所增长, 1987年超过了13%。按各大洲区分, 亚洲最高, 约占65%; 非洲次之,约占13%~14%;欧洲约占11%, 美洲约占3%~4%。

主要渔业国家(地区) 1987年水产品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国家(地区)有4个, 即日本(1184万吨)、苏联(1116万吨)、中国(934万吨)、美国(573万吨)。超过100万吨的有13个, 即智利(481万吨)、秘鲁(458万吨)、印度(289万吨)、韩国 (287万吨)、印度尼西亚(260万吨)、泰国(216万吨)、菲律宾(198万吨)、挪威(170万吨)、丹麦(169万吨)、冰岛(163万吨)、加拿大(145万吨)、墨西哥(141万吨)、西班牙(139万吨)。上述17个国家(地区)的总产量为6923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74.69%。1970年以来,年产量变动最大的国家是秘鲁。1970年秘鲁捕捞大量鳀鱼,产量超过1200万吨,为世界首位; 到1972年降为472万吨。其次是挪威,从70年代在世界占第5位,到1987年下半年为第11位。在这期间, 日本、苏联、中国始终保持前三位, 美国、秘鲁和智利分别在第四、五、六位中变动。在1978~1987年, 年平均增长量最高的是中国(49.5万吨), 年平均增长量超过20万吨的有智利、美国和苏联。超过10万吨的有日本和秘鲁, 但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的只有智利(15.05%)和中国(11.27%)。

水产品组成 无论是海洋, 还是内陆水域中的水产品产量, 鱼类占的比重最大。以1987年为例, 鱼类产量占世界水产品产量的82.5%。海洋渔业产量中鱼类则占84.7%,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中鱼类也占82.05%。海洋鱼类产量中,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比例为1:1.74。底层鱼类中按产量顺次分别是鳕、鲷、鲆鲽、带鱼等,中上层鱼类主要是沙丁鱼、鳀、鲹、金枪鱼、鲭、鲱和毛鳞鱼等。内陆水域中以鲤科和非鲫为主,还有鲑鳟和河鳗等溯河性和降海性的鱼类。水生无脊椎动物1987年产量为1165万吨, 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2.56%。其中海洋的产量达1120万吨。海洋无脊椎动物产量中,贝类约占42%,头足类约占20%,虾类约占18%,蟹类不到10%,其他还有龙虾和南极磷虾等。内陆水域的无脊椎动物产量,仅占内陆水域渔业产量的3%~4%。世界海藻产量1987年为324.3万吨,占世界水产品产量的3.5%。其中,褐藻占66.6%,红藻占30%。

渔船队 1987年,世界渔船队中100总吨以上的渔船数为22704艘,1379.82万总吨。其中,捕捞船为21 825艘、994.65万总吨:渔业加工基地船和运输船为879艘、385.17万总吨。按总吨级区分,捕捞船中以100~499总吨级的船数最多, 占79.06%,500~999总吨级的占9.42%,1000~1999总吨级的占4.10%,2000~3999总吨级的占5.25%,4000总吨级及其以上的占0.35%。70年代以来,捕捞船不仅在船数上有很大发展,而且大型化也十分明显。1988年船数比1970年增加了76.05%,但其中1000~1999总吨级、2000~3999总吨级、4000总吨级及其以上的船数分别增加了1.27倍、1倍和10倍,而100~499总吨级和500~999总吨级的船数只增加了70%和61%。70年代以来,各国(地区)的捕捞船船数也有较大的变动。1970年船数超过1000艘、总吨位超过20万总吨的只有苏联(2683艘、198.14万总吨)、日本(2323艘、77.57总吨)和西班牙(1363艘、42.23万总吨)。1980年新增了美国(1731艘、51.36万总吨),其船数和总吨位分别比1970年增加了7.65倍和6.27倍。1988年渔船数中,美国占首位(3194艘、63.92万总吨)、顺次是苏联、日本、西班牙。此外,还有韩国(1041艘、39.62万总吨),其船数和总吨位分别比1970年增加了5.08倍和8.21倍。

在80年代期间,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获得通过,沿海国加强了其管辖海域内的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有的国家渔业劳动力紧张等影响,渔船数增长率明显下降。1980年比1970年增加了66.73%,而1988年比1980年只增加了5.58%。在这期间,有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挪威、苏联、加拿大、法国和英国等出现减船趋势;也有些国家大量增加渔船,除美国外,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摩洛哥和加纳等。

水产品加工利用 世界水产品加工利用可分为食用和非食用两大类。1987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食用类为6711万吨,占总产量72.4%。食用类中又分鲜品、冷冻,以及腌、干、熏制和罐藏加工品等4种。其中冷冻品比重最大, 占食用类的32.93%。非食用类为2557万吨, 占总产量的27.6%。其中鱼粉和鱼油的加工品比重最大,占非食用类的96.08%。在1978~1987年间,世界水产品总产量中食用类和非食用类的比例变动不大, 大致是7:3。

根据1984~1986年各国水产品消费的平均值的统计,国际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12.4千克。其中发达国家达25.3千克,发展中国家为8.1千克。在发达国家中以日本消费量较高,人均为69.3千克。冰岛的人均消费量为88.4千克,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人均消费超过20千克的有葡萄牙、挪威、芬兰、苏联、瑞典、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和丹麦等。在发展中国家(地区)中, 韩国消费量最高, 为47千克; 超过40千克的有马尔代夫、塞舌尔、刚果、朝鲜、斐济、萨摩亚、文莱: 超过20千克的有圭亚那、马来西亚、新加坡、巴巴多斯、阿曼、也门、塞内加尔、加蓬、加纳和古巴等。中国为6.2千克。按地区区分,南亚和东北非洲的人均消费量最低, 分别为3.7和4.3千克。

水产品国际贸易 1984~1986年期间, 年平均水产品进出口量大致相当,分别为1313万吨和1375万吨。在进口量中, 发达国家(占78.06%)比发展中国家(占21.85%) 高出2.57倍; 在出口量中, 发达国家 (占66.61%)比发展中国家高出1倍。1987年水产品国际贸易中, 进出口总金额分别为305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143%和138%。进口金额居首位的是日本(83亿美元),其次是美国(56.6亿美元)、法国(20.2亿美元)。出口金额居首位的是加拿大(20.9亿美元); 超过10亿美元的还有美国、丹麦、韩国、挪威、泰国和冰岛。中国进出口金额分别为1.13和2.67亿美元。

中国水产业概况 中国水域辽阔, 东部和南部面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海岸线长18 000多千米,5000多个岛屿。海域总面积为472.7万平方千米。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有140万平方千米。海域北部属亚寒带性质, 南部具有亚热带、热带性质。滩涂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可供人工养殖的约1.3万平方千米。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为7.84万平方千米。沿海河流众多,每年流入大海的径流量达1.5万多亿立方米。内陆水域, 包括江湖、水库、池塘等的面积约为26.7万平方千米, 可供人工养殖的达5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水产资源种类繁多,仅鱼类有3000多种,其中南海约有1400多种, 东海800多种, 黄海和渤海200多种,内陆水域800多种。海洋甲壳类中的磷虾类约40多种、虾类300多种、蟹类600多种、头足类90多种。在潮间带和浅海可从事增养殖的主要对象有鱼类20多种、软体动物100多种、甲壳类30多种、棘皮动物10多种、藻类近40种。这些都为发展中国水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渔船数量在80年代有明显增加。1988年全国机动船共有30.3万艘、614.83万千瓦, 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5.44倍和1.88倍: 全国非机动渔船有53.3万艘、载重吨位81.6万吨,船数比1978年增加了52.28%,载重吨位减少了2.74%。这说明在这十年间小型渔船数量明显增加。

全国渔业劳动力1988年为854万人,其中专业劳动力282.5万人, 兼业劳动力571.5万人, 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55倍、1.04倍和4.62倍。1988年水产总产值为109.8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1.93倍),占农业总产值的3.3%。渔民人均收入1517元, 渔民劳力人均收入3472元, 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15.31倍和11.90倍。

随着水产生产不断发展, 全国水产科技、教育事业已形成了多层次和适应多方面需要的科学研究、推广、教育、培训体系。至1990年, 在水产教育方面, 设有5所水产高等院校, 在有的农业大学和海洋大学内还设有水产学院、系或专业, 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中等专业学校共有17所。此外, 还有成人教育和技工培训等。在科研推广方面,全国地、市以上科研机构有1200多个, 县以上水产技术推广站有1600多个。这是发展中国水产业的“支柱”。

产量和地位 1988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1060.9万吨, 仅次于日本和苏联, 成为世界上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国家之一: 1990年总产量达1237万吨, 跃居世界第一位。1987年的总产量为955.3万吨,比1952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了4.73倍和1.05倍。其中, 海洋捕捞产量为438万吨、海水养殖为110万吨、内陆水域产量407万吨, 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71.33%、144.98%和287.6%。内陆水域中淡水养殖产量增长最大,1987年为348.4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2.57倍。1988年的海水和淡水养殖产量,由1978年占26.1%提高到占50.2%,超过了捕捞产量(表5), 并都居世界海、淡水养殖产量的首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国水产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徘徊和再发展的过程。在抗日战争以前,历史上最高产量是1936年的150万吨,到1949年仅为45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水产业很快获得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产量已达160万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的1957年,产量达312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58年期间, 全国海洋渔船实现机帆化,淡水养殖发展了人工繁殖,海水养殖中推广了海带南移等等,使水产经济有所发展。但随后因受“大跃进”和十年动乱的影响,在生产上违背了客观规律, 重海洋、轻淡水,重捕捞、轻养殖,重生产、轻加工,重产量、轻质量;盲目增船增网,忽视渔业环境保护和水域生态平衡,致使近海和内陆水域的一些经济水产资源过度利用,造成严重衰退,水产捕捞产量在60和70年代处于在二三百万吨徘徊的状态。其中内陆水域捕捞产量比50年代几乎减少了一半(仅30万吨左右),水产养殖也未得到应有的发展。1979年全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水产业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强调“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养殖,着重提高质量”;1985年进一步采取了“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发展方针。由此,中国水产业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

水产捕捞 在中国水产业中一直居有重要地位。即使在80年代水产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捕捞产量仍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一半。其中海洋捕捞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1988年海洋捕捞产量为463.3万吨。其中,按海域分: 东海占41.42%,南海占27.53%, 黄海占18.35%,渤海占10.04%,其他海域占2.66%。按作业方式分:拖网类占40.86%,张网类占23.87%,刺网类占14.48%, 围网类占12.93%,钓具类占1.76%,其他作业占6.1%。按鱼种栖息水层分: 中下层类占62.03%, 中上层类占26.50%,其他占11.47%。海洋捕捞产量主要来自机动渔船。1988年全国拥有机动海洋渔船21.7万艘,556.62万千瓦,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4.56倍和1.77倍。但平均每艘千瓦数1988年为25.59,比1978年减少了一半。1988年从事海洋捕捞的劳动力有125.5万人,其中专业劳动力占76.65%, 兼业劳动力占23.35%, 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52.49%、45.97%和78.65%。这也说明这十来年内,小型渔船和兼业渔民过度发展,对近海水产资源增加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致使主要经济捕捞对象产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例如,大黄鱼1987年的产量比1978年减少了80.64%,带鱼在1983~1988年期间产量减少了约20%。同时,调整了海洋捕捞作业结构,有目的地发展了流刺网和钓类作业。1988年其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3.82倍和1.82倍。为了恢复近海水产资源,80年代后期起,积极发展资源增殖,人工放流、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进行投放人工鱼礁的试点, 以及实施禁渔区、禁渔期,使近海水产资源得到保护和生息。

1984年中国远洋渔业船队开始在北太平洋海域试捕后,1985年先后派出渔船队进入中东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等海域正式投入远洋渔业生产。到1988年底, 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建立渔业合作关系, 有近百艘渔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域从事捕捞生产,并已具有捕捞10万吨产量的生产能力。

内陆水域捕捞也曾因受围垦造田、截流、污染和滥捕等影响,产量从1960年的66.8万吨,到1978年下降至29.6万吨。80年代初以来,采取了保护水域环境、控制围垦、增殖资源、定期封湖禁渔等措施,生产得到恢复。1988年的产量已达65.7万吨。

淡水养殖 中国的淡水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 当今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产量从1950年的6.6力吨,发展到1988年的389.7万吨,增长了58倍,居世界首位。养殖水域不断扩大,从原以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主,几乎扩展到全国所有水域。养殖面积在1988年达389.49万公顷,比1978年的272.28万公顷,增加了43.04%。其中池塘面积增加了97.04%。由于大力发展水产科学技术,推行科技兴渔,促使单产大幅度的提高,出现大量的万亩连片的高产典型得到推广。1988年全国平均每公顷产量975千克,比1978年增加了3倍。江苏省太湖流域每公顷产量高达7500~9000千克。水域利用上, 已从池塘向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发展。养殖对象由于采用人工育苗,发展了多种养殖模式, 已从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鳙、鳊、鲤、鲫,发展到中国培育的几种杂交鲤、从国外引进的非鲫、白鲫、虹鳟等20多种。如河蟹、河鳗、尖吻鲈、罗氏沼虾、鳖等名、特、优品种的饲养也得到推广。淡水养殖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全国内陆水域中已养殖的面积占可养殖面积还不到22%; 各地养殖水域的单位面积产量差距甚大, 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不平衡。

海水养殖 中国的海水养殖是从1949年后发展起来的。70年代以前年产量长期徘徊在10万余吨。70年代以后, 由于水产生产结构的调整,沿海地区重视发展海水养殖,到70年代末,年产量突破了40万吨,到1986年达到80万吨, 1987年超过了百万吨, 1988年达142万吨,成为世界海水养殖第一大国。1988年全国海水养殖面积为41.3万公顷,其中滩涂占62.78%、港湾占32.74%、浅海占4.35%。养殖对象也不断增加,除传统的牡蛎、缢蛏、蚶、蛤和紫菜外,还有海带、江蓠、贻贝、扇贝、鲍、海参、对虾、梭鱼、鲻、鲷、牙鲆、石斑鱼等30多种。其中海水鱼类、虾蟹和其他海珍品养殖的产量比重, 已从1978年的0.5%,增长到1988年的25.1%。至80年代末,海水养殖已进入到“以虾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的良性循环过程。

资源增殖 在中国起步较迟,到80年代才有明显的发展。从1979年起,在东南沿海8个省、自治区建立了24个人工鱼礁点, 共有12万空立方米, 对保护和增殖资源起了良好作用。1984年起, 对中国对虾进行了生产性人工放流, 在黄渤海区、浙江象山港、福建三都沃、广东珠江口、广西北部湾等海域都已能回捕到放流对虾。海水资源增殖种类不断增加, 包括有海蜇、梭鱼、牙鲆等。内陆水域的资源增殖是以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为主, 增殖对象除常见鱼种外, 还有河鳗和河蟹等。1979年云南省从江苏太湖移殖银鱼获得成功, 并在全省一些湖泊推广。1987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内陆水域增殖面积达63.3万公顷, 已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加工和贸易 中国水产品加工在腌、干、熏、发酵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传统, 但在现代化的保鲜和加工方面还存在差距。至80年代末, 以冷库为依托的水产品加工体系已基本形成。1988年全国已建成的水产冷冻加工厂1500多座, 冷库1200多座。1988年全国冷冻水产品112万吨, 冷藏品7724万吨/日, 腌干品7.1万吨, 罐制品3.1万吨, 熟食品2.4万吨, 鱼片0.8万吨。其他还有小包装水产品、方便食品、营养食品, 海藻工业性利用、珍珠加工等都有较大进展。

中国水产对外贸易所占份额不大。1958~1978年期间, 水产品出口总量为210.8万吨, 出口贸易金额17.2亿美元, 年出口量保持在10万吨左右。1988年出口量有较大的增加, 达27.5万吨, 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2.5%, 创汇9.6亿美元,分别为1978年的3.0倍和3.7倍。1990年出口量达37.1万吨,创汇13.7亿美元。与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量水平相比, 中国水产品的国际贸易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扩大。

渔船、渔业机械和渔具的修造, 中国也已形成专门生产行业。1988年全国已有100多家从事渔船建造、渔船柴油机制造、渔业机械和渔用绳网的生产企业,还有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的研究机构, 以及产品检验部门。

展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 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由于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促使世界各国多方寻找各种途径开发食物源。当今人类所需蛋白质的15%直接来自海洋, 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8%(1350亿吨)产自海洋。从70年代以来, 人们越来越重视海洋开发, 并被摆上了日程, 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重大课题。这为水产业带来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展望世界水产业的发展前景:①沿海国纷纷确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促使有关国家从天然捕捞逐步转向人工增养殖, 走海洋农牧化道路。同时采用生物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 为加速水产增养殖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②水产资源进入管理型时代。到1988年1月已有101个国家宣布专属管辖海域的法令, 并制订了维护其水产资源和海洋权益的措施, 包括确定资源蕴藏量、可捕量、可捕能力、渔业许可制度等。③开发新渔场、新鱼种。在海洋中主要是开发头足类、南极磷虾、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 以及太平洋东南部、中东部、东北部和印度洋的虾类资源。三大洋中的蟹类资源也有待开发。内陆水域和海水增养殖主要向江湖水库和浅海等大水面和生产名、特、优品种发展。④水产品加工利用的深化。迄今水产品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 仍然是世界各渔业国家的重大问题, 并作为战略课题进行研究。中国的淡水鱼类加工利用, 不少国家的低值水产品加工利用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总趋势是水产品除加强保鲜外, 有的尚需保活; 加工品种向多样化、小包装化和方便化发展,除一般食用外, 还需研究提高营养、保健食品: 综合利用低值水产品和废弃物, 开发成为新蛋白源和药源等。⑤不断地将尖端科学技术应用于水产业。主要有利用计算机技术,加速水产生产和管理自动化, 尤其在提高助渔和导航系统的能力, 全面实现各种捕鱼作业的自动化: 以先进的生物技术为基础, 培育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养殖品种, 包括开发单项增养殖技术, 实现按需养殖, 以及解决防治鱼病的病毒疫苗; 应用酶和发酵工程技术发展水产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