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斑点叉尾鮰

最近更新:2023-01-31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

简介

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

学名 斑点叉尾鮰
英文 channe1 catfish
斑点叉尾鮰,属鲶形目、鮰科,原产于美洲,温水性鱼类。原产美国,是美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适温范围广(0–38℃)、耐低氧、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易繁殖、易饲养、易捕捞、抗病力强、易加工,极适合各地采用各种方式养殖。最大个体可达35千克以上,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深受养殖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
鮰鱼肉嫩无细刺,胶汁爽口,肥而不腻,营养价值可与珍稀名贵鱼类媲美。类似甲鱼裙边的胶源蛋白含量占22%;胆固醇仅为0.07%;鱼油中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达73%,其中DHA和EPA(通称脑黄金)含量为25.1%。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健脑益智、补肾明目、减肥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之功能。

形态特征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前部较宽肥,后部稍细长,腹部较平直,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口横裂较小。无鳞,侧线完全,侧线孔较明显,粘液丰富。体色为灰白色,侧线以下颜色逐渐变淡,腹部为乳白色,身上分布有不规则黑色的斑点。触须四对,长短各异,口角须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着生于鼻孔前端,末端超过眼睛后缘,两对颐须,外侧长于内侧。鳃孔较大,颐部有较明显的皮肤皱褶。背鳍后尾柄前有一脂鳍,尾鳍分叉较深,各鳍的鳍式为:D I,6~7;P I,8~9;V 8~9;A 26~29;C 29~30。

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峡部,颐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体重大于0.5公斤的个体斑点消失。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

食性

斑点叉尾鮰为杂食性,天然条件下摄食底栖动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等,人工饲养条件下摄食配合饵料,原料为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麸皮及添加剂等,配方有鄂85~I,Ⅱ,Ⅲ。前颌骨和齿骨上分布有排列不规则的细密的小齿,类似针状,第五对鳃弓上有斑纹状齿列。胃似“U”型,胃壁较厚,伸缩磨碎能力较强,肠长为体长的2.0~3.2倍。生活于底层,贪食、喜群食。

根据对2.3~28.1厘米327尾斑点叉尾鮰的观察和食性分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尤其喜食由鱼粉、豆饼、玉米、米糠、麦麸等商品饲料配制而成的颗粒饲料,还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常见的有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
以人工饲养为主的池塘中,鱼苗、鱼种及成鱼主要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但摄食商品饲料的强度鱼苗期要低于鱼种及成鱼,这可能与幼鱼阶段摄食器官发育程度,池塘中对幼鱼适合的天然饵料数量有关。如在2.3~4.5cm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等为主。在10cm以后对天然饵料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摄食个体较大的生物,如底栖生物、水生昆虫、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为主。在冬季低温期天然饵料不充足条件下能摄食个体较小的虾。
胆囊管道上有较多的胰岛细胞,能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功能。肠长与体长之比随着鱼体增长而增长,肠弯曲也随之增加。
鳃耙数目的变幅,外侧平均值17~20,内侧平均值为18~21。鳃耙数目变化不大,鳃耙间距变化较大,随着鱼体的增大鳃耙间距愈来愈大。
斑点叉尾鮰属底栖鱼类,较贪食,具有较大的胃,胃壁较厚,饱食后胃体膨胀较大。有集群摄食习性,并喜弱光和昼伏夜出摄食。摄食方式在10cm以前吞食、滤食方式并用,10cm以上开始以吞食为主,兼滤食。

适应能力

斑点叉尾鮰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试验结果表明,适温范围为0~38℃,生长摄食温度为5~36.5℃,最适生长温度为18~34℃。在溶氧2.5mg/l以上即能正常生活,溶氧低于0.8mg/l时开始浮头,正常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9,适应盐度为0.2~8.5‰。

年龄和生长

斑点叉尾鮰属大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1龄鱼体长可达19.5厘米,2龄可达32厘米,3龄可达45厘米,四龄可达57厘米。第一次性成熟后鱼体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下降。

性成熟年龄为4龄以上,人工饲养条件好的少数3龄鱼可达性成熟,性成熟鱼体重为1000克以上。在美国有报道最大成熟个体鱼体全长为1270mm。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第一年体长可达18~19.5cm,第二年可达26~32cm,第三年可达35~45cm,第四年可达45~57cm,第五年可达57~63cm。斑点叉尾第一次性成熟后其生长速度没有明显的下降迹象。在池塘养殖中常见体长超过53cm,体重超过1.5千克的个体。

生殖习性

斑点叉尾鮰在自然状态下雌雄比为1:1.1,性成熟年龄为四龄,饲养条件好时三龄鱼有10~20%达性成熟。卵巢停留在Ⅲ期末越冬。雄鱼头部扁平,比雌鱼宽,头部两侧肌肉发达,明显外凸,雄鱼生殖器末端突起。卵椭圆形,深桔黄色,属沉性卵,产卵受精后粘连成块状。未吸水的卵直径为3.481~3.493毫米。在池塘、江河、湖泊中均能自然产卵形成种群。产卵季节在5~7月,产卵受精后由雄鱼扩卵孵化。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放置产卵巢收集受精卵进行人工孵化,产孵水温为18.5~30℃,产卵孵化最适水温为23~28℃。水温为23~25℃,孵化出膜时间为6~7天,25~28℃孵化出膜时间为4.5~5天。

斑点叉尾鮰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均能产卵于岩石突出物之下,或者淹没的树木、树桩、树根之下或河道的洞穴里产卵。斑点叉尾鮰的雄鱼是典型的筑巢鱼类,在与雌鱼交尾后赶走雌鱼,并守护受精卵发育直至孵出鱼苗。
通常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最适温度为26℃,水温超过30℃不利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鱼苗成活。在长江流域斑点叉尾的繁殖季节为6~7月。体重(或年龄)较大的比体重(或年龄)较小的其产卵季节要早些。
产卵时,每尾鱼通常以尾鳍包裹对方头部,雄鱼剧烈颤动鱼体并排出精液,与此同时,雌鱼开始产卵。卵受精后发粘,相互粘结而附于水池底部。据Clemens和Sneed(1957)报道,雄鱼护卵时位于卵块上方,不断摆动腹鳍,以达到对受精卵增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