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的池塘(土池)养成

最近更新:2023-02-12

严格地说,蟹苗应该是指大眼幼体,许多短尾类的养 殖都从大眼幼体养起,如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就是如此。 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的生物学特征来看,由于钳状螯足 和爪状步足已经形成,使它增强了自我防御能力,而且能 爬善游,同时由于鳃的出现使其呼吸系统更加完善,能在 短时间内离水时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这有利于蟹苗的长 途运输,因此,锯缘青蟹的大眼幼体完全适宜作为集约式 池塘养成的苗。但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养殖户对大眼 幼体直接养成商品蟹的这种养殖模式不敢问津,甚至误 认为没有养殖效益。传统式养蟹(指放养幼蟹)周期短, 相对风险低,技术成分少,而新的养殖模式(指放养大眼 幼体),养殖周期相对较长,技术要求较高,风险性大,但 是经济效益要好。

大眼幼体的池塘养成,在放苗前要将池塘消毒清除 有害的生物,并繁殖好基础饵料生物。因大眼幼体趋光 性强,常常聚集于有光线的地方,放养于池塘的前几天应 尽量减少池边光源,以免造成局部密度过高,引起自相残 杀。一般情况3天后幼体开始底栖,钻沙,5~7天后变态 为第一期幼蟹。

大眼幼体的池养密度一般为:锯缘青蟹单养,一次性 放养大眼幼体苗每平方米4.5~7.5只,如果采取大量出 售寸蟹苗以及成蟹捕肥留瘦的轮捕方法,其放苗量可大 幅度提高到每平方米15~45只;以草虾等虾为主虾蟹混 养,虾苗为每平方米9~12尾,大眼幼体苗数每平方米 1.5~4.5只;虾蟹并举的混养,锯缘青蟹大眼幼体苗每平 方米3.0~4.5只,草虾苗每平方米4.5~7.5尾。

养成过程中的其他养殖技术参照锯缘青蟹池塘养殖养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