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刺参池塘养殖的日常观测与管理

最近更新:2023-02-01

1.水环境因子的观测

(1)水温。水温是养殖刺参的关键性因子之一,它不仅影响 刺参的生长速度,也影响其成活率。当水温3~23℃时,刺参生 长良好,最适宜水温为10~15℃;当水温降至3℃时摄食量大幅 度降低,活动范围减少;水温降至0℃时基本停止摄食;—3℃以 下时出现死亡;水温超过23℃时摄食量下降,随刺参规格不同 逐渐进入夏眠期,长时间超过30℃可造成死亡。另外,池塘底 层与表层水温有一定的差距,因刺参生活在底层,所以应以底层 水温为依据。在高温期和低温期,每天都要测量池水温度,尤其 是底层水温。

(2)盐度。盐度与刺参的生长和生存的关系密切。刺参适 宜盐度为25~35,超过38生长减慢,低于20成活率降低。因 此,在天气干旱、换水率低、进水后以及降雨后,必须测定池水盐 度,超出正常范围要及时进行调整,以免造成损失。

(3)溶解氧。刺参对低氧的耐受能力较强,在2毫克/升以 上即能正常生长与生存,但当池中藻类大量繁殖时,应特别注意 防止夜间耗氧量过大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应经常更换新 水,控制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

(4)pH值。在土壤酸性过低、水体缓冲能力差、池塘老化、 淤泥过厚、有机物质过多、水交换不良、降雨量过大等情况下,往 往造成pH值过低。pH值过高一般发生在使用新的水泥池,池 塘清淤用生石灰以后藻类大量繁殖时。pH值过高、过低对刺 参的生长都是不利的,需进行调节。pH值低时可定期加入生 石灰,每公顷用300千克左右,可增加水的pH值,同时提高水 的缓冲能力。pH值高时一般采用大量换水或使用氯化钙,降 低水的pH值。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测定pH值,尤其是 在雨后、换水后、使用生石灰后、放苗前以及藻类大量繁殖时,以 便及时掌握并进行调节。

(5)其他指标。在养殖期间要定期监测氨氮、化学耗氧量、 水色、透明度等,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

2.刺参生长情况观察

刺参生长情况会反映着养殖措施是否正确,也是确定投饵 数量、换水数量的依据。一般应每30天定点测定一次,每次随 机取样30~50头,测量其平均体重,最大个体、最小个体体重。

刺参生长缓慢,只在春、秋两个季节生长较快。当年9~10 月份放入平均体重0.4克的参苗,养至翌年5月份,平均体重 18.9克;春季4~5月份放入平均体重48.4克的参苗,到翌年 的5月下旬,平均体重达到141克。参苗秋季入池后,池内水温 仍超过20℃,虽然成参处于夏眠状态,但参苗的个体增重较快。 入池到翌年春天的整个过程,体重几乎都在持续增长中,增长与 水温成正比。进入7月份虽然增长略慢,但没有成参的夏眠现 象,说明幼参对较高温度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成参入池后,春季 生长较快,6月中旬后进入夏眠期,体重大幅下降。到9月底10 月初降到最低点,每头刺参体重能降到夏眠前的50%左右,下 降0~50克。此后进入适宜温度期,到12月初体重恢复较快, 直到翌年的3月才恢复到上一年春季入池后的最高体重。

3.刺参活动情况检查

在正常生长期刺参昼伏夜出的习性比较明显,一般在日落 前在池边活动的刺参较少,在风平浪静的黎明刺参在池边的分 布量最大。在刺参频繁活动期或在排水后应及时巡池,发现落 滩的刺参要及时捡回池中,防止干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