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刺参池塘养殖的参苗放养

最近更新:2023-02-01

参苗的质量、大小、运输及放养操作等各个环节,都直接或 间接地关系着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高低,因此,应十分重视参苗放 养工作。

1.参苗质量的鉴别

用于养殖的刺参人工苗种有随着规格增大成活率提高的趋 势,但规格大苗种价格高。因此,选择规格适宜、质量优良的苗 种,对养殖成败及效益高低有密切关系。以每千克600头以内 的参苗质量最好,正常的养殖成活率可达80%以上;每千克 1 000头以内的参苗,在放养条件适宜、水质良好的情况下,成活 率也可达到60%~80%。超过每千克1 000头的刺参苗种,成活 率较低且不稳定。优质刺参苗的基本要求为:体重1克以上;苗 种均匀,无特别大或特别小的个体,体态伸展粗壮;颜色正常,体 表有光泽,身体无溃烂、无伤害;离水后收缩正常,躯体硬朗,在 水中头尾活动自如,运动快,伸展自然;疣足尖锐挺拔;排便不黏 而散,摄饵快,排便快;无粪便、藻类缠绕,杂质少。

刺参养殖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较高的成活率,影响成活率 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苗种质量。由于刺参放苗后难以检查 成活情况,判断不出成活率的高低,往往贻误生产,并造成经济 损失。因此,为确保生产稳定、顺利,应抓好苗种质量这一关,也 可使用从海区捕捞的自然苗种进行养殖。

在生产中我们把刺参苗的规格,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特 大苗,40头/千克以内;大苗,41~300头/千克;中苗,301~600 头/千克;小苗,601~1 000头/千克;超小苗,1 001~2 000头/千 克;稚参,2 001头/千克以上。

2.参苗放养

参苗放养目前有直接投放法和网袋投放法两种方式。体重 1克以上的参苗可以直接撒在池内石头或刺参礁上。体重1克 以下的当年参苗,为防止敌害侵袭提高成活率,可装入20目的 聚乙烯网袋中,带内装入小石块,以防网袋漂浮移动,并要求网 袋微扎半开口投入池底,让参苗自行爬出。一般情况下应放养 大规格苗种,以便准确掌握池中刺参数量,为养殖期间准确投饵 和正确管理打下基础。参苗的放养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环 节:

(1)池水环境条件。放苗时养殖池平均水深在1米以上,浅 水区50~70厘米,水质肥沃,透明度50~60厘米,池水呈褐色、 黄褐色、黄绿色等正常颜色。各项理化指标必须在适宜的范围 之内。水温在5~15℃,突变温差小于5℃;调整好池水的盐度, 过高或过低均能造成成活率低或不成活,因此,放苗时的盐度最 好在25~35,盐度差应小于5。如果差距过大必须进行驯化过 渡,以每小时降低(或提高)1的速度使其达到适盐范围;控制 pH值在7.8~8.7,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

(2)参苗试养殖和池边计数。参苗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 突变,干露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有时出现排脏、化皮、干死等现 象。因此,要掌握好放养参苗的准确数量,首先要进行池边计 数。一般在购苗时,对不同规格的苗种分别取样1~2个,数好 头数,放入与运输苗种同样的包装箱内,用同样的方法运输。苗 种运回后,进行检查、计数,测得运输成活率。其次要进行参苗 的试养,在池塘中预先设置数个网箱,每个网箱1~2米2,将不 同规格的参苗随即取30~50头放入网箱中,每1~2天检查一 次成活情况。一般7天后的成活率可作为参苗入池后的成活 率。

有条件单位在放苗前,除做好各项水质因子检测外,最好进 行一下“试水”,即先用少许参苗进行试养,证明池水确无问题后 再购苗放养。一般是在池内放置一个1~2米2的20~40目的 筛绢网箱,放入参苗50~100头。待10天后检查成活情况,如 成活率达到95%以上,表明池水正常,可以放苗。

(3)放养方法。放养参苗应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气温5~ 18℃为宜,气温过高或雨天不要放苗。参苗应均匀投放到池中, 同时应注意细心操作,以便损伤苗种。

3.初次放苗量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放苗量,是刺参养殖的重要技术措施。放苗过 少,虽然容易管理,但是产量低,不能发挥池塘的生产力;相反, 若放苗过多,虽然有时可取得高产量,但可能造成成活率低、生 长慢、效益降低,尤其是换水率较低的池塘更应注意。因此,放 苗密度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成败。影响放苗量的因素 很多,如池塘大小、水深、水交换能力、管理水平、饵料供应情况、 计划产量、参苗的质量及成活率等。

(1)池塘状况。养殖刺参以小型、长条形池塘为好,水深2 米以上。放苗量的多少必须根据池塘条件的好坏来确定,一般 2.7公顷以下的池塘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6万 ~1万头,2.7公顷亩以上的池塘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 参苗0.4万~0.6万头。

(2)隐蔽物的数量。设置隐蔽物的数量多少,直接关系到放 苗量。一般每亩投放隐蔽物在100米3(以石块为标准),可放 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1万头以上;每亩投放隐蔽物在60米3, 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6万头左右;每亩投放隐蔽物在 40米3以下的,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4头以下。

(3)水交换情况。刺参对水交换有较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 换水。通过换水可保持水质清新,池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含量低,因此,放苗密度必须参考换水能力。日换水率在50% 以上,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1万头以上;日换水率 在30%以上,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8万头以上; 日换水率在10%以上,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4 万头以上;日换水率在10%以下,每亩可放1 000头/千克以内的 参苗0.4万头以下。同时也要考虑海区的水质情况,有污染的 海水应降低放苗量;潮流不畅、进水不及时的地区,也不应盲目 提高放苗量。

(4)饵料供应情况。刺参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辅助投喂人 工配合饵料。若海区水质肥沃,每亩放养1 000头/千克以内的 参苗0.3万头以下时,一般不需投饵。若超过该数量,就必须考 虑配合饵料的供应问题。

(5)参苗质量及成活率。苗种的质量及回捕率对放苗量起 决定性作用。随着苗种规格及水质条件的变化,成活率变化很 大。在放苗条件适宜、苗种质量优良、水质正常的情况下,300 头/千克的参苗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600头/千克的参苗成 活率一般在60%以上,1000头/千克的参苗成活率一般在40% 以上,小苗的成活率往往不如大规格苗种稳定。另外,也与放苗 密度、池塘状况、换水量、隐蔽物数量等有关,小池塘、池底好的 成活率高,放苗密度大的相对成活率低一些。

(6)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也是影响放苗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管理不善能造成大幅度降低产量,甚至全池死亡。因此,初养者 的放养密度一定不要过大,就当前的养殖水平,一般6.7公顷左 右的池塘,可按每亩放养600头/千克以内的参苗0.6万头左右。

(7)计划产量。放苗量的多少与计划养殖的产量有密切的 关系。在适量范围内,产量有越高的趋势;但如果超过负载密 度,不仅产量不能提高,反而降低产量,甚至造成生产失败。因 此,在确定放苗量时,应本着既能充分发挥池塘生产力、提高产 量,又要保证生产稳定、减少风险的目标确定。

(8)资金状况。养殖刺参的主要投资是苗种费用,并且投资 很大,应根据资金状况确定放苗数量和苗种的规格。

(9)放苗量的确定。综上所述,确定放苗量应考虑诸多因 素,只有把好这一关,才能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放苗的数 量可按表13参考确定。

表13 不同条件池塘参考放苗量

数量项目 

计划产量

隐蔽物数量 

(米3/亩)

池塘面积 

(公顷)

换水率 

(%)

苗种规格 

(头/千克)

参考放苗量 

(万头/亩)

200~300千克 40~60 13.3以下 5~10 40~300 

301~600

601~1 000

1 001以上

0.25 

0.35

0.45

0.5~0.6

300~500千克 60~80 6.7以下 10~20 40~300 

301~600

601~1 000

1 001以上

0.4 

0.5

0.6

0.7~0.8

500~750千克 80~100 2.7以上 20~30 40~300 

301~600

601~1 000

100 1以上

0.6 

0.7

0.8

0.9~1

750~1 000千克 100以上 2.7以下 30 

以上

40~300 

301~600

601~1 000

1 001以上

0.8 

0.9

1

1.2~1.4

 

 

(10)注意事项。由于我国目前养殖刺参大都属于半精养, 无增氧设备,人为控制的条件差,改善池水的主要措施是靠池水 交换。有些地区甚至交换池水都很困难,管理经验不足。因此, 要克服密度大、产量就高的错误认识。必须因地制宜,适量放 苗,维护好池内生态平衡,通过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来求得产 量和效益的提高。要避免过多投放大规格苗种(20克/头以 上),这样投资大、回报率低。注意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投放小 规格苗种,这样成活率不稳定。注意选择的苗种要尽量均匀,低 于1克的苗种尽量不投放。

4.补苗

刺参养殖大部分都是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为保持池 内刺参的存养量,使养殖产量连续、稳定,每年都需要补放苗种。 一般春天放苗的池塘,在秋季或翌年春季补苗;秋季放苗的池 塘,在翌年春季或秋季补苗。补放苗种的数量可按以下标准:初 次补苗(刺参未收获前)一般按初次放苗量的30%~60%。正 常养殖期间补苗,按收捕刺参的数量结合预计成活率补放,即收 多少补多少。根据养殖水平的变化和生产计划的改变,适当增 减补苗量。根据放苗规格、放苗季节、原池养殖情况,进行适当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