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中华角石”,或“震旦角石”。软体动物。头足纲,鹦鹉螺亚纲的一个属。壳
呈长圆锥形,壳面有显明波状横纹,隔壁颈长直,约气室深度之半,位于壳中央有细小体管,住室无纵沟。为中国南方奥陶纪地层特产的一个著名的带化石。19世纪中叶,传教士
从中国湖北民间以工艺品
形式购得一枚此类化石,带回英国之后,保存在大英博物馆。1888年,福特(Foord)正式命名为“中华直角石”[Orlhoceras chinense]。但到1935年,日本著名古生物学家Shimizu(清水) 和Obata(小烟)认为该种不是直角石,因而以此种为模式建一新属,用代表“中华”之意的 “震旦”命名,得名 “震旦角石”。其模式种也随之改称“中华震旦角石”。此属仅有3—4个种,分布范围也只限于中国南方。早在800多年前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就曾以中华震旦角石作装饰品——书镇,并称之为 “石笋”。民间俗称 “宝塔石”。李四光(1924)则把富含此类化石的石灰岩命名为著名的“宝塔石灰岩”。
中华震旦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