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刺参的生态习性

2023-03-04

1.栖息环境

刺参多栖息在水深1~35米的浅海区,一般生活在波流静 稳、无淡水注入、海藻茂盛的岩礁底,或大叶藻丛生的底质较硬 的泥沙底,盐度在28以上、pH值7.9~8.4、水温低于30℃、冬 季不结冰的海区。刺参的幼小个体往往生活在浅水区,较大的 成体生活在较深的海区。环境对刺参的体型大小、色泽和肉刺 有很大的影响。刺参一般是褐色或栗色,但生活在岩石底的个 体和生活在泥沙、混有贝壳及碎石底的个体相比较,前者的颜色 往往比后者要深;生活在海藻中间的刺参常常为绿色,有时变成 白色、赤褐色或紫褐色,白色的刺参极为罕见。生活在岩石底水 温较低海区的刺参个体,肉刺数量比较多而且高;生活在泥沙和 水温较高海区的刺参个体,肉刺比较肥厚,个体也较大。与刺参 栖息有密切关系的环境因素有水温、盐度、潮流、底质、饵料、稚 幼参附着场所和生活场所等,特别是水温、盐度、底质等条件是 限制刺参栖息的重要因素。

(1)水温:刺参是一种寒温带种类,对于过低或过高的水温 都不适应。海水温度低于3℃刺参摄食量减少,活动迟缓,逐渐 处于半休眠状态;当水温升高达到19℃时,刺参摄食强度又开 始大大下降,刺参日趋不活跃;水温超过20℃以后进入夏眠。 刺参夏眠的适宜水温与刺参的年龄有很大关系。幼参夏眠开始 的水温要高于成参开始夏眠的水温,即随着个体的长大,刺参开 始夏眠的水温也越来越低、时间也越早。长期处于过高或过低 水温环境中,刺参很难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2)底质:底质不同刺参的分布状况也不一样。刺参喜欢栖 息于岩礁、乱石底质,有海带草丛生的泥沙底或砂泥底也有刺参 分布,纯细沙底或纯泥质底几乎看不到刺参。底质的粒子组成 不同其刺参栖息量也有差异。据调查,底质组成中含粗砂及乱 石多的地带刺参的分布密度就大,凡是含细沙及泥量多的地带 刺参的分布密度就小。

(3)盐度:刺参是最不能耐受低盐度的,刺参一般也都生活 于盐度26.2~39.3的海区。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刺 参,各自对栖息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生活于岩礁、乱石 底质的刺参,体肤颜色多呈红棕色、棕红色(红参),要求的盐度 也较高;生活于有海带丛生的砂泥底质的刺参,体肤颜色呈黄绿 色、绿褐色(绿参),要求的盐度要偏低一些,多分布于易受陆地 淡水影响的内湾水域。刺参耳状幼体在盐度10以下,1小时后 全部死亡;盐度20以下,12小时后有近半数个体死亡。稚参 (体长0.4毫米)在水温为15℃,盐度为25以上未见有死亡个 体,在20以下则有死亡个体出现;在水温20~25℃,盐度为20 以上无死亡个体。体长为5毫米的个体,水温15℃、盐度20以 上无死亡个体;而在水温20~25℃、盐度15以上时,亦无死亡 个体。

(4)深度:刺参纲动物的垂直分布很广,从潮间带直至数千 米的深海都有分布,而且深水中刺参在总生物量中占有很高的 比例。刺参从潮间带直至水深20米处均有分布,但是不同水深 区刺参的体重组成不同,体长3~4厘米的幼参多栖息于潮间带 低潮线附近的岩礁下,以及大型藻类及海带草的茎上营附着生 活;体重50克以下的个体分布于靠沿岸的浅水区;50~100克 的个体分布于水深5米以内的水域;体重100~150克的个体分 布于水深5~10米的水域;体重150~200克的个体分布于水深 10~15米的水域;体重200克以上的个体多分布于水深15米 以上的水域。在潮间带以及沿岸浅水区很难发现体重200克以 上的个体,同样在水深10米以上的海域几乎没有幼参的存在。

2.刺参的运动

刺参的运动主要依靠腹部密生的管足和身体横纹肌、纵纹 肌的伸缩,进行缓慢而有节奏的运动。刺参没有视觉器官,刺参 的触手、疣足和腹部的管足主司感觉。刺参背部疣足顶端有伸 缩能力很强的“尖棘”,伸出长度1毫米左右。在外界弱光和声 响等刺激下,尖棘立即缩回疣足内,体形相应迅速变化。

在平坦底质上刺参的运动没有方向性,运动是偶然的。而 在砂石、岩礁裂缝处等不平坦底质上,刺参有时沿地形运动,然 后通常转向另一个方向。由于刺参运动轨迹可转向不同方向, 再加上个体的昼夜活动区域不大,所以运动通常不超过几十平 方米。在相对平坦的底质上,刺参摄食时一般在原地不动,只弯 曲着前半截身子。在多数情况下,刺参所完成的一致性的迁移 是与食物的获取相关,这种现象称为饵料性迁移。刺参在有很 好饵料层的淤泥底上较饵料层薄的砂石或混合底的运动速度要 慢得多。

刺参的运动和觅食与水温变化有一定关系。刺参行动缓 慢,10分钟可以运动1米,在饵料丰富、环境适宜的地方则移动 范围更小,一昼夜刺参的徘徊范围也只有5米左右。若食物缺 乏,生活环境条件不良,刺参则可进行相当大范围的移动,有的 个体甚至出现全身放松、随波逐流的现象。人工饲养条件下,刺 参身体下垂漂浮于近水表面,这种漂浮现象多发生于夜间或者 清晨。清明以后,海水温度上升,刺参活动增加,在海底的礁石 上、沙泥滩上、海藻丛中到处可以看到刺参的粪便,这时候刺参 觅食频繁,刺参口周围的20条触手伸得很长,展开面很宽,摄食 强度较大。进入6月下旬(夏至以后),海水温度上升到15℃左 右,成体刺参的运动能力和触手的伸展能力明显减弱,摄食活动 减少,进入繁殖期,陆续产卵、排精并进入“夏眠期”。10月下旬 (约在霜降以后)水温降至18℃左右,刺参结束夏眠,生长出新 的肠道而重新运动和觅食,但是秋天刺参的运动能力和觅食活 动已不如春天。

进入冬季后,由于水温较低,加之风浪较多,刺参活动减少, 只在洞穴周围运动和摄食,在风浪到来之前往往钻进石缝、洞穴 中躲藏起来。刺参对天气变化有一定的预感力,富有经验的老 捕参员有“刺参大风未到先入洞”的说法。

3.刺参的呼吸

刺参体内的呼吸树是营呼吸作用的器官,此外皮肤也具有呼 吸作用。温度不同刺参的耗氧量也不同。在刺参正常活动的温 度范围内,成体的耗氧量为0.4~0.8毫升/小时。刺参的呼吸过 程是在数次吸水之后才有一次呼水作用,每次呼吸所需要的时间 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水温11~14℃,每9次或10次吸水就进 行一次呼水;水温19~22℃,每9~15次吸水进行一次呼水。当 水温8℃左右,刺参仅仅是肛门口有轻微的开闭活动,难以区别是 吸水还是呼水。除掉呼吸树的个体,肛门口未发现明显的呼吸作 用。皮肤呼吸与全呼吸量之间的比例随水温的增高而增大,在水 温8.5~13.5℃时为39%~52%,在水温为18.5℃时为60%~ 90%。温度再继续升高时,其所占比例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