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百科

半滑舌鳎苗种病害防治

最近更新:2023-03-19

半滑舌鳎属于暖温性鱼类,繁殖期间水温高,病原生物繁殖旺盛,整个育苗期间,要建立严格的阻止病原传播的措施。育苗的工具要专池专用,对共用的工具要消毒清洗。苗种病害以预防为主,平时多注意观察,发现病兆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在苗种的开口和变态环节进行土霉素药浴预防,降低生产过程中疾病发生率。

半滑舌鳎受精卵孵化时间短,幼体发育生长快,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进程快,病害比较轻,目前没发生严重的病害现象,整个苗种培育过程进展顺利。育苗中主要的危害是水质过滤不彻底,细小悬浮物较多。半滑舌鳎苗种游泳速度慢,特别是变态伏底后,活动程度更低,平时伏底不动,摄食时活动或偶有活动,活动也是伏底或是附壁缓慢移动,身上容易附集污物,影响摄食和生长;同时半滑舌鳎培育池吸底清污困难,鱼苗伏底不游动,吸底时容易伤害幼鱼,造成鱼体受伤死亡。防治措施是加强水质管理,加大换水量,保持水质清洁,吸底清污时操作缓慢仔细,避免伤害鱼体。

1.外伤和畸形

发病时间:孵化后6~8天,体长6.01~6.29毫米。

主要症状:稚鱼尾部卷曲,性情不安,在水中进行螺旋状游动。镜检发现,部分患病仔鱼背鳍或臀鳍鳍膜有明显折叠和破裂;部分病鱼尾部变短粗,尾部体膜增厚,少数鱼冠状幼鳍歪斜或变粗短,可造成稚鱼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及时分池、疏苗,降低养殖密度。换水及投饵操作中注意避免对仔鱼的损伤,注意保持水环境稳定,如光照、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此措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防止此病的发生和稚鱼的死亡。

2.腹水病

发病时间:孵化后13~15天和21~23天的稚鱼,体长分别为7.8~9.4毫米和11.0~12.6毫米。

主要症状:幼体反应迟钝,游动缓慢,体色略白。镜检发现,鱼体鳔泡膨大,占腹腔的1/3~1/2,致使腹部变形,肠道被挤成一团,个别的被挤出体外。严重者腹内浑浊、发白,肠胃模糊不清。发病初期少量稚鱼死亡,1星期后出现较大量稚鱼死亡。

防治措施: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换水量,及时投喂足量的新鲜卤虫无节幼体,进行2×10-6土霉素药浴效果明显,病情可得到及时控制。

3.腹胀病

该病为半滑舌鳎苗种培育期的特有疾病,在其他鱼类苗种培育期未见此类疾病的报道。

发病时间:孵化后29~33天,鱼体长14.8~17.0毫米。该病见于处于变态期稚鱼,此时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投喂不久,稚鱼正由浮游生活逐渐变态,转为底层生活。

主要症状:幼体反应迟钝,缓慢漂游于水表层,肉眼观察极似腹水病。腹部膨胀并呈橘红或暗灰色。镜检发现,鱼体鳔泡收缩,胃肠充满橘红色卤虫幼体及不易消化的卤虫卵壳,个别病鱼肠道破裂。严重时,造成稚鱼大量死亡,死亡率近100%。

防治措施:除加大换水量外,还可改善投饵方式,清除饵料 中的杂物和卤虫卵壳。适度增大投饵量,投饵次数每天2~3 次。继续施用2×10-6土霉素药浴,每日加投1×10-6~2× 10-6食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