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百科

魟鱼

最近更新:2023-03-07

软骨鱼类。隶属于 鲼目,魟科。此为该科统称。

体平扁型,背鳍和尾鳍退化,胸鳍颇发达,与体躯和腹鳍组成圆形或斜方形体盘,尾退化,多细长如鞭,常具1个或数个尾刺,尾刺基部有毒腺。

魟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海底层。中国近海各海区均有,计有3属11种。平时半埋于砂泥中,尾部常外露,当有敌害侵犯时,即用尾部毒棘刺之。游泳主要靠胸鳍波动,游速较缓慢。以底栖贝类与甲壳类为食。

通常尾棘带有剧毒,被刺后有灼痛感,重者可危及生命。据《中国有毒鱼类和药用鱼类》一书记载,毒刺有药用作用,可医癌症,肉与肝也可药用。魟类肉味鲜美,可鲜食或腌干食用。大洋洲的短尾魟[Dasyatis brevicaudata]体盘宽可达2米。1981年曾在南非沿岸发现六鳃魟 [Hexafrygon bickelli]。

魟,又叫洋鱼,是辽宁、山东一带对魟的俗称。体平扁,体盘呈圆形或斜方形。眼位于头背后,口位于头腹方,多为横裂,牙细小,平扁。尾细长,鞭状,常具1—3枚长刺,有剧毒。背部为黄褐色,腹面为中黄色。为近海底栖鱼类,种类较多。